Connect with us

觀點

伍美琴:對新田科技城法定圖則通過有感

發佈於

【明報文章】新田科技城規劃大綱圖的爭議塵埃落定,香港將填平具保育價值的魚塘,及移走非原居民鄉村,再把近300公頃土地撥作創科用地。其實,大家對於300公頃這個數字有點費解,問為什麼是300而不是其他數目。有人笑說,這是因為深圳那邊的科創園區是300公頃,所以我們也要300公頃才行。

圈地填塘不足以成就創科中心

如果這笑言是真的話,那麼咱們政府真的要研究一下深圳政府發展創科的軌迹,才不致東施效顰。因為,圈地填塘並不足以成就一個國際創科中心。

深圳邁向創科的道路,是由國家改革開放時已經開始。中央政府很早就明白「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與補償貿易)的工業道路,只會消耗寶貴的生態資源,所以早在1980及1990年代已經提出要發展創意科技和保護環境。深圳特區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在1980年代就已經通過臨時法例,鼓勵成立私人企業,華為及之後的比亞迪等在深圳崛起的公司,都是在那個時期萌芽發展。

其實1980年成立的深圳特區,佔地只有327.5平方公里。1993年,寶安縣一分為二,成為深圳的寶安和龍崗區,深圳面積變成大約2000平方公里。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深圳失去了特區的「特權」,加上特區以外兩個區的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設施跟特區有一大段距離,深圳需要重新思考往後發展方向。又因為深圳頭20年的快速發展,深圳政府在世紀之初面對4個難以為繼的問題,包括土地、淡水和能源短缺與環境承載力的不繼,就做了「深圳2030」研究。

「深圳2030」研究 奠定「中國矽谷」

雖然香港也大約在同時間做了「香港2030」規劃,但兩個規劃的內涵相去甚遠:「香港2030」只是一份大略的土地空間規劃,但「深圳2030」是針對特區內外差異發展和環境限制的一個策略性規劃,不單指引了往後的城市總體規劃,還與智慧城市規劃互相呼應,奠定了深圳成為「中國矽谷」的基礎。

2005年出版的「深圳2030」,是全方位的策略性規劃,要打造深圳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先鋒城市」。其區域定位是與珠江三角洲和香港共同發展;經濟方面是重整經濟的增長模式,提升生產力和多元化發展,更要減低能源和土地的耗用;社會方面是推動教育文化產業和提升政府的管治系統;而生態方面,就是指定生態管控線和恢復並培育自然生態。其中工業的升級與轉型,跟深圳邁向智慧城市的發展息息相關。

尊重生態前提下推動創新

也就是說,深圳早在20年前,就已經對於自身在科技發展方面的短板做了深入反省,並定下改革目標。例如在《深圳國家創新型城市總體規劃(2008-2015)》中,總體目標為「實現發展方式、體制機制、科技、產業、社會文化等領域的全面創新」。附表節錄其中主要內容。

2010年,《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出台,規劃指導思想提出「堅持『環境優先』、『生態立市』的理念,實現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的協調統一」(第3條)。該規劃第41條列明「四區劃定」原則:包括禁建區(指生態控制線範圍內非經特殊許可不得建設的區域;見第42條)、限建區(指生態控制線範圍內除禁建區外的其餘部分;見第43條)、已建區(指生態線外的所有現狀城市建設用地;見第44條),及適建區(指基本生態控制線外除去已建區以外的所有土地;見第45條)。

上述規劃第82條更提出「五線管制」(綠線保護綠地;藍線保護水體;紫線保護歷史文化街區及區外的歷史建築;黃線保護城市基礎設施;並制訂橙線,降低城市中重大危險設施的風險水平)。而第89條有關工業發展,則提出「促進主導產業,改進傳統產業,扶持創新產業」。第90條更提出「一核心、九片區、五十二園」的工業佈局。可見,深圳的創新發展是在尊重生態保育的前提下推展。

深圳在過去20年可說是一個城市實驗室,就着《深圳市創建國家低碳生態示範市白皮書》,改動了90條相關法例及政策,以推動低碳發展。為打造深圳成為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先後推出《深圳市信息化發展「十二五」規劃》、《智慧深圳規劃綱要(2011-2020)》、《智慧深圳建設實施方案(2013-2015)》,及《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總體方案》等。

2018年,中國把城市規劃納入新成立的自然資源部。2021年深圳當局公示《深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草案,強調把深圳建成「創新創業創意之都、和美宜居幸福家園」。篇幅所限,筆者未能把各個規劃詳細論述。

筆者想說的是,「創新」這願景是需要在社會、經濟、文化、環境各個範疇,開展試驗、檢討和更新的一個過程;當中各個部門軟硬件的規劃與協作,是不可或缺。

在地規劃 以人為本

反觀香港,我們從來沒有做長遠的社會經濟策略性規劃。創新及科技局(現在的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在2015年才成立;查看其網站,沒有找到相關政策。其實由殖民地時代以還,政府一直躲在「以市場為本」的口號後面,從來沒有為香港的前途做長遠和全面規劃,更遑論推動不同部門協作,以解決多年和深層次的問題。其實,香港政府了解本港科研人員的需要嗎?香港有什麼可以市場化的科研成果?香港創科之路的「優劣機危」是什麼?香港的創科策略,如何能夠「發揮優勢、克服劣勢、利用機會、面對威脅」?

圈地填塘不能成就一個科技城;土地規劃只是下游的舉措。長遠及全面的創新願景,加上以人、以大自然為本的在地規劃,才是成就國際創科中心的硬道理。

作者是中大城市研究課程主任、香港規劃師學會及英國皇家規劃師學會會士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伍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