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湯包「逆向」助對症 小輪襟章顯個性 「用設計去傳譯」 老派物事活現價值

發佈於

【明報專訊】如果香港是一個品牌,她給予人什麼感受?踱步觀塘,走往品牌設計師高雅詩(Malou Ko)的工作室,最大感受是香港很迫、很熱。品牌設計的工作就像一部翻譯機,將接收到的感受轉化成可見的視覺,再透過視覺向受眾傳遞感受。高雅詩曾重塑中醫醫務所的品牌形象,又為天星小輪設計品牌企劃,舊傳統要如何翻譯成今天的語言?

了解品牌理念 「多趕都要做」

由於記者不是讀設計出身,訪問前便找一位相熟的設計師惡補品牌設計知識。設計師說,理論上先向客戶了解品牌理念,然後尋找品牌定位,最後才設計一貫的視覺識別——不過,實際上客戶常常不重視前兩個步驟,直接跳到最後一步。大膽聆聽行情後,遂向高雅詩小心求證。她笑盈盈說,通常大型項目才給空間去了解品牌,但就算項目沒留空間,也要自行蒐集資料,「就算多趕,我們都要做,如果不做,就做不到之後的概念」。

高雅詩是設計工作室THE CABINET的創辦人,THE CABINET明年開業20年,因為她還在讀設計時就開設工作室。她的座位附近,擺放了雪糕車造型的MINI Cooper玩具車,原來那是她大學最後一年的小組作業,學生功課獲MINI Cooper青睞。雪糕車、白兔糖、奶茶杯和保母車等具香港特色的造型車,得以如實呈現在商場活動裏。雖然項目沒有設計費,但「幾好玩」,她不經不覺就「玩」了近20年。

好玩歸好玩,創意工作總是捱夜,她自覺快要捱壞身子,於是跑去修讀中醫文憑,學習調理身體。其中一名女講師是現職中醫師,高雅詩順道找她看診,問診時也被問起做盛行,醫師聽到答案後說:「其實我想改過我公司的標誌。」中醫醫務所本來的標誌,高雅詩形容像用小畫家東拼西湊而成。

重塑品牌不止更改標誌,她倒過來向醫師「問診」:你跟其他中醫師有什麼不同的地方?你行醫有什麼特別?醫師想了很久,還是說:「我讀醫就醫人,都是這樣的。」未問出什麼之下,高雅詩唯有交出3個方向,陰陽、如意結和米,先讓醫師看看,「看完3個後,她都回答不了實際誰好,我就知道沒中,不是她想要的東西」。

後來醫師提到「懸壺濟世」是醫師應有的守則,高雅詩猜想或許是可行方向,便想辦法從視覺上演繹「懸壺濟世」,最後決定使用葫蘆。即使採納了葫蘆,之後亦有不同變化,譬如葫蘆實心還是空心?醫師堅持葫蘆應該實心,認為實心葫蘆才能象徵身體,品牌名稱在標誌上像血管經脈打通身體,成為最終方案。

新標誌選用棗紅色,顏色不單代表氣血,也表現醫師女性化的一面,畢竟中醫師仍以男性居多,但「有些女性病人,她比較喜歡看女醫生」,醫師亦善治不孕、安胎和坐月等女性需求,故此設計上強調女性化的一面。卡片和宣傳小冊子便沿用一致的品牌元素:葫蘆和棗紅色。

重塑品牌後,高雅詩發現醫務所還有一些湯包和茶包產品,適合大部分人調理身體,價格不過數十元,或可普及養生產品。她留意到,產品本身不俗,但包裝未必吸引,遂主動提議將湯包和茶包改頭換面,讓更多人認識,衍生養生品牌「合KIO」。

她認為,坊間普遍不理解湯包和茶包原先的中醫詞彙,譬如潤肺、清肝,到底什麼時候才要潤肺、清肝?湯包和茶包的內容不變,「用設計的方法去傳譯這堆產品」,首先改變的是名字。潤肺湯改名為大壓力湯,原來大壓力時需要潤肺;脾氣暴躁時需要清肝、解肝鬱,順理成章改名為脾氣暴躁湯。在中醫角度,喉嚨痛有多種成因,熱氣和身子虛皆能導致。而熱氣背後也有多種成因,當中包括打邊爐和燒烤,「合KIO」索性推出邊爐燒烤湯,客官自行調理(當然,讀者若有健康疑問,適宜請教專業人士)。

視覺上,包裝用湯羹來作擬人法的表現。湯羹堆疊,壓得最底的湯羹破裂,看得出來是大壓力湯;湯羹的邊緣帶有曲線,看起來像人痕癢發抖,顯然是喉嚨痕癢湯;湯羹的藍色邊線斷成一截截,藍色邊線也掉到周遭,寓意脫髮危機湯。高雅詩說:「希望從視覺上就可以很快,兩三秒的時間,他(客人)一看到產品的標籤、那個公仔,就會明白到大概是什麼事。」

各種方案齊備 玩味設計有知音

像湯包和茶包,許多既有事物存在價值,卻缺乏好好表現的空間,天星小輪或許是其中一例。疫情期間,天星小輪傳出財困消息,高雅詩聯同其他團隊,主動聯繫天星小輪推出周邊產品,以籌募經費。高雅詩想到,日本新幹線能推出許多大賣的周邊產品,天星小輪似乎有着同樣潛力。

設計前,高雅詩有機會到天星小輪參觀,去了乘客不能到訪的駕駛艙和船引擎位置,跟水手聊天,又參觀碼頭的職員休息間和木工房。她發現,天星小輪如有任何木品損毁,仍由木工師傅一手一腳修復,因此天星小輪獨有一種很原始的手作質感。相較其他交通工具,天星小輪不講速度不講效率,講的是愜意,還附帶一種舊情懷。

天星小輪的視覺元素相對容易發揮,船身配搭綠色跟白色,座椅上一個個細孔構成星形。建基於上述感受和視覺元素,已準備許多產品設計的想法。第一期推出了多個天星小輪造型的各色襟章,各具表情,命名也包含了跟小輪有關的詞語及一些本地流行語,結合團隊推出的網上性格測驗,史官星、世一星、船膠星、藝文星……體現舊情懷之餘也有新玩法。高雅詩說,因去年旅客重新來港,緩解了天星小輪的財困問題,企劃便擱置了。本來還有天星小輪造型的茶具,茶壺刻意製成橢圓形,就像天星小輪的船體,不過暫時只能留在電子存檔裏,看日後有否機會推出產品。

好點子未能實現,現實中老是常出現,高雅詩依舊屢敗屢戰,每次提交最保守至最玩味的不同方案,看看哪天有知音人。有次樂施會的設計主題有關貧窮和糧食,她參考樂施會從前風格,最保守的方案是一個有窮困孩童圖片的設計;另一個是像食家從上至下拍攝食物;最後一個方案把玩字體設計,將「窮」字拉長,象徵無盡窮。從樂施會得來的回應是「其實我們覺得『窮』可以」,出乎她意料。她曾替母校德望中學設計向校友籌款的物品,建議做一支紀念清酒,心裏卻打定輸數,覺得天主教學校應該不能喝酒。結果又獲採納,「原來是可以的,其實可能之前從來沒有人提議過,他們自己又不會說」。

香港若是品牌 應帶得出靈活性格

品牌設計經驗那麼多,記者也請她為香港「診症」,如果香港是一個品牌,她能否被人辨識?她誠言「品牌來說未辨識到」,正因為香港有着許多特質,卻未有歸納。若用一句話來說,什麼是香港文化?有人說中西合璧,有人說有新有舊,更多人說不出。高雅詩認為,歸納工作分為兩個層面:官方提出歸納的假設,做一個品牌;另邊廂也得要地方的人認同。在她眼裏,香港的特色可能不在於物質所見,「香港這個品牌應該帶得出我們的性格」。記者想起北歐設計風格簡潔,常聯繫到北歐人的個性,然而香港人的個性又是什麼?高雅詩想到的是靈活,她想像香港的標誌設計能夠套入不同顏色和形狀,「我怎樣變都好,都能感受到(靈活),可能就是香港人設計上的演繹」。

文:嚴嘉栢

設計:賴雋旼

編輯:譚雅詩

電郵:[email protected]

[開眼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