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歐陽五:理解中國改革 需更新思維

發佈於

【明報文章】三中全會歷來備受世界矚目,此次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也不例外。外界在關注的同時,也不乏抱持觀望、質疑態度的,例如總有一些「改革無用」、「改革停滯」之類的聲音。筆者以為,準確理解中國、讀懂中共,需要實事求是,尤其要認識到,理解變革中的中國更需要不斷調整和更新思維方式。

改革動作貫穿日常進程

其一,更新對中國改革進程的認知。中國的改革腳步一直沒有停頓過,不同階段的改革內在銜接,隨着改革深度和難度增大,改革思路和實踐也在不斷升級換代,更趨於複雜的系統工程。從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到十八屆三中全會實現改革由局部探索到系統集成的轉變,再到二十屆三中全會,既是對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續篇,也是對中共二十大所提「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目標所做的行動方案。

雖然每次三中全會都有節點性的階段改革目標,但改革動作實際上貫穿在中國發展的日常進程中,保持着既定節奏。此次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裏的改革內容,不少已在進行中,有的是對過去改革舉措的完善和提升,有的則是根據試點探索和現實所需新提出的改革舉措。

至於外界對於中國近年來改革成效的質疑,除了要調整對中國改革進程的認知,其實還有一個側面的觀察角度——不少西方發達國家對中國的焦慮、圍堵和打壓。如果今日中國還處於全球產業鏈中低端、不具國際競爭力,何須對華如此介意、如此使力,甚至當頭號競爭對手?

當然,改革成效如何,最重要的是問民眾的「體感」。民眾的改革獲得感與宏觀數據之間尚存落差,正是中共推進改革深化的邏輯動力。讓民眾更有感、恢復更多信心,也是此次改革強調以「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所意指。

「治事」基礎上 更重「治制」

其二,認知中國的改革本身也在變革。在改革思路上,從過去的零打碎敲、單項破冰,到注重系統集成;從過往自下而上、「摸着石頭過河」,到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更加強調「頂層設計」。此次《決定》共提出300多項改革舉措,許多涉及體制、機制、制度層面的內容,顯示新時期的改革開放在「治事」基礎上更重「治制」,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穩定、管用的制度保障。

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本次改革給出了時間表,明確到2029年完成任務,在改革落地見效上動真章。同時,針對新問題給出新方案:譬如針對地方活力不足,提出財稅體制改革,意在增加地方自主財力,釋放地方發展活力;面對西方對華「脫鈎斷鏈」,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尤其以擴大單邊開放規模「解圍」;因應大國科技競爭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就發展「新質生產力」制定一系列新安排,提高國家內核競爭力。

有言論稱,改革無法為中國經濟打「強心劑」。實際上,中國的政策取向既重短期穩增長,更重長期增後勁。

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基礎,中共對經濟發展現狀有清醒認知,而如今中國所追求的發展已不再以GDP(本地生產總值)為唯一衡量標準,而是兼顧可持續和肌體健康。經濟增速的相對放緩,既是體量增加的必然,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國主動「踩煞車」所做的調整。若依循過去的發展模式高速「狂飈」,僅彌補環境、資源這一項的損耗,就「為時已晚」。而相較「大水漫灌」、「未立先破」的副作用,中國選擇的是穩健漸進式改革,有些領域甚至「先立後破」,這實則也是給世界的定心丸。

不斷深化改革開放 體現歷史主動性

其三,認知改革開放是理解中共的一把鑰匙。中共將改革開放視作自身「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筆者以為,改革開放體現了中共的內在品格。

中國文化講究「變則通,通則久」。面對不斷變化的內外局勢,中共善於識變、應變、求變。從當年改革開放要大踏步趕上世界,到如今在新境遇中尋求突破、帶領國家實現既定藍圖,觀察中共的做法,不是被動因應,而是主動作為,主動引導歷史進程。不斷深化改革開放的思維和方法,是這一歷史主動性的體現,主動對生產關係作出適時乃至深刻調整,以更好適應和激發生產力發展。這種憂患和進取意識,是中共作為使命型政黨的必然。

複雜激烈的全球博弈,競爭的本質還看各國內部因素。中國主動求變,顯示其還有不竭的生命力可待。惟改革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觀察中國之變,需耐心,更需新思維。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歐陽五]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