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周嘉俊:以人為本推動創新 邁向健康未來

發佈於

【明報文章】早前在北京舉辦的第八屆全球智庫峰會,把健康議題列為首日的其中一個討論重點。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亦藉此機會發布《中國衛生健康發展評價報告(2023)》藍皮書,並凝聚來自世界衛生組織(世衛)、藥廠、研究機構及智庫等不同界別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如何推動健康老齡化。

筆者有幸獲邀分享,席上與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世衛代表、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等深入交流。此跨地域、跨專業、跨界別的討論,正好為香港的醫療體系帶來啟發,為香港建設一個以人為本、推動科技創新的醫療體系。

建設以人為本的醫療體系

傳統醫療體系多以「疾病」或「病人」為中心,以「染病」為醫療服務的起點,甚少視健康及高風險人士為同等重要的服務群體。然而,這種做法有如將「健康」與「沒有疾病」畫上等號,不僅欠全面,亦低估了預防的重要。一個真正以人為本的醫療體系,應當了解健康、高風險及患病群體的需要,從而制訂相應的促進、預防及治療策略,以提升社會整體健康水平。此理念正好與世衛提倡的「健康老齡化」概念互相呼應,透過更全面的視角,構建一個可持續的醫療體系。

針對健康群體,我們應該大力提倡健康生活模式,鼓勵定期體檢,及早發現潛在風險;針對高風險群體,我們則應持續監察和及早干預,採取有效措施以防患未然;至於已患病者,我們則需要給予優質治療,配合後續復康服務,讓病患者早日重回健康生活。

不同群體的醫療需求雖有差異,但他們的健康狀况卻環環相扣。因此,若將醫療資源向患病群體過度傾斜,社會將難以從源頭控制醫療負擔,最終可能被與日俱增的醫療需求拖垮整個醫療體系。

除了服務群體之外,具體的服務模式也需以人為本。在人口老化的背景下,內地於2016年公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指出,醫療服務需要延伸至社區和家庭,以促進健康老齡化。過去,以醫院為主導的醫療服務模式,明顯未能滿足因人口老化所帶來的挑戰,例如慢性疾病的管理,提供醫療服務的場景將更多由醫院轉變為社區和家庭,讓市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所需的醫療照顧,減省入院需求,紓緩公營醫療系統壓力。唯有透過全民、全方位的部署,我們才能真正貫徹實踐以人為本的理念。

數據是創新引擎燃料

以人為本的理念,好比為醫療體系打下重要基石,亦為其指引了清晰的發展方向,而科技創新則是發展的引擎。無論是人工智能診斷、藥物研發、穿戴裝置的應用,還是遠程醫療服務等,創新科技都為市民帶來更優質、更貼心的醫療體驗,同時也為業界在產業鏈中開拓新的增值空間。

而推動創新引擎的燃料則是數據。醫療數據的蒐集和互通,可以促進跨專業醫療團隊的溝通及協作,令市民的病史、當下病情及所需的治療能獲無縫銜接和周全考慮。長遠而言,相關數據亦能夠為後續臨牀研究和藥物研發提供分析基礎,為政策制訂和資源分配等決策提供實證支持。

因此,本港「醫健通」的發展對推動科技創新,可謂舉足輕重。上述藍皮書其中一個章節,正正分析了美國的電子病歷制度,說明其成效顯著,不僅有助減低醫療開支、鼓勵患者參與個人的健康管理,更能夠為新藥研發提供重要數據,實在值得我們好好參考。

香港正面臨人口老化挑戰,傳統的醫療模式顯然難以應對龐大的服務需求;在醫療體系中推動科技創新,勢在必行。憑藉科技創新所帶來的機遇,我們方能提高醫療效率、完善資源分配,為市民——尤其是長者——提供可持續的優質服務。

香港的獨特角色

香港雖為彈丸之地,但有世界一流的醫療軟硬件配套。同時,香港有超過20%人口為長者,屬世衛組織標準下的「超老齡化社會」。此醫療體系的優勢,配合獨特的人口結構,正好可以成為應對人口老化挑戰的示範城市,為內地、亞洲以至全球其他人口老化地區提供重要借鑑,引領大家應對人口老化所帶來的重大挑戰,開拓可持續發展的健康領域和產業,邁向既長壽又健康的未來。我們應該抓緊機遇,積極建設以人為本、推動科技創新的醫療體系。

作者是團結香港基金醫療及社會創新研究主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周嘉俊]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