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鄧飛:推行融合教育 化解家長心中糾結是首要一步

發佈於

【明報文章】香港推行融合教育的歷史不算長,前教育署於1997/98學年展開為期兩年的「融合教育先導計劃」,協助主流學校內的五類特殊教育需要。時至今日,主流學校的特殊教育需要(SEN)已劃分為9類,包括:特殊學習困難、智力障礙、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肢體傷殘、視障、聽障、言語障礙和精神病。

隨着社會對特殊教育需要的認知提升,以及評測工具的發展,被界定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近年持續增長,從2016/17學年的約43,000名,增加至2023/24學年的64,200人。現時,教育局對支援SEN學童的政策是「及早識別」、「及早支援」,筆者完全同意,這完全是合理的。然而,只有少數家長在幼稚園階段做了「及早識別」工作,故此,主要的評測都在小學進行。

在小一,學校會分三個階段對學童進行「及早識別」。第一階段是剛入學的8至9月,學校會向家長介紹「及早識別和輔導」計劃,包括在一些聚會例如迎新日向家長介紹,過程中,教育心理學家會參與;第二階段是9月至12月,即第一個學期,老師會觀察小一學生學習情况,第三個階段是12月8日至來年1月7日,老師會填寫「小一學生之學習情况量表」,盡早發現徵狀,若在任何一個階段發現SEN徵狀,老師會建議家長尋求專業教育心理學家進行評估,評估是否SEN、到底是哪一類SEN等,然後輔導工作才能到位,所以整個流程是這樣的。然而,真正的難度在於家長的環節。

盼小學「一校兩社工」支援家長

家長要接受自己的子女是SEN學童,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以我在教育界20多年的經驗,小朋友年紀愈細,家長就愈難接受,家長或會有各種猜想:「他不是SEN,只是『鈍』一些、內向一些而已」;「他不是SEN,只是頑皮一點、『百厭』一點而已」;「做功課坐不定就說有病,打機坐定定就沒問題,哪裏是AD/HD(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

家長的各種理由,不是想存心拖延,而是要去面對,是一個很痛苦的心路歷程。凡事都有一個過程,家長由否認、不接受、懷疑,到漸漸釋懷、接納、承認,每一步的痛苦,皆不足為外人道。所以,當小學老師或中學老師最初建議家長帶子女去做個檢測、做個評估,家長很多時候都不樂意,覺得很難接受。

每個人所需要的時間都不同,但當家長肯轉移視線,到達「承認」的階段,就會發現另一片天。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路,不是只有眼前一條,只要肯嘗試移開腳步,方能發現背後的一系列支援,協助家長發掘孩子的各種可能性。我們常說:教育是生命影響生命的工作。當個案化成檔案內冰冷的數字,我們就無法體會家長的屈委與糾結,唯有透過人與人之間有溫度的接觸,才能融化各種不理解,尤其是當中學已經實施「一校兩社工」,筆者希望小學也盡早落實,為SEN學生家長帶來更多有溫度的支援與轉導,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接納和支持孩子的成長。

香港推融合教育兩難局面

家長有兩難,同樣,學校也有兩難,說白了,即所謂「校本處理」。「校本處理」不外乎兩種模式:一是集中所有SEN學童於一班,另案處理,獨立跟進,獨立輔導,集中學校的教學助理、受過訓練的老師、駐校社工、巡迴教育心理學家,再加上外購服務,一齊進行輔導,好處是因材施教,但嚴格來說,已不算是融入班級內的融合教育,並且製造了標籤效應,在一間學校同一級,特別有一班SEN班,這種做法是備受質疑的。另一種模式,是將SEN學童融入一般班級裏去,但這種做法,無可避免會增加學習差異,減少個別照顧,SEN學童也會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其他同學比自己能力高的現實,增加挫敗感,與此同時,當某一些學童的SEN症狀較明顯時,例如躁狂,其他同學和家長也會比較難接受。

歐美國家的校舍大,師生比例低,推行融合教育,較易取得成效。反觀香港,校舍擠迫,師生比例高,推行融合教育就難以解決上述的兩難局面。如可解決呢?希望教育當局可以找到更多成功個案,多與前線學校分享,以提高教學效能。

作者是教聯會副會長、立法會議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鄧飛]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