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蘇鑰機:大陸新聞媒體經營模式的特色

發佈於

【明報文章】上月筆者有機會參加在蘇州舉行的第17屆海峽兩岸及港澳新聞研討會,會議主題是「新技術對新聞業的影響及應對策略」,讓大家交流總結近年的經驗。參加者包括四地的高層新聞行政人員和新聞院系學者。新聞界正在面對各種變化和挑戰,主辦方又安排參觀當地一些新聞集團,大家開了眼界。我最感興趣的是大陸媒體近年營運方式的發展,以下分五方面介紹討論。

(1)媒體深度融合

內地在2014年開始推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近年的人工智能又將這個趨勢由淺推入深。報紙、廣播、電視、網站合併成為「融媒體」,大家組成一個「傳播矩陣」,在內容、技術、渠道作深度融合。江蘇省常熟市的融媒集團成立了短短4年,願景是與城市共同成長,實施流程再造、傳媒生產和全平台推送,當中的全媒體傳播矩陣包括「報、台、網、端、微、屏」。

崑山市融媒體中心用「全媒體指揮中心」來管理融合生產平台,實行「統一策劃、一次採摘、多種生成、傳媒傳播」。他們自2019年起開始「物理融合」(制訂方案、掛牌、合併組織),2020年推行「化學融合」(機制、業務、平台變革),2021年是「人心融合」(包括黨建引領、企業文化、氛圍營造),到了2022年則是「深度融合」(在用戶、創意、生態和數碼四方面作媒體轉型)。

(2)「新聞+」模式

以前新聞機構主要靠賣廣告和實體報紙銷售獲得收入,現在內地的新聞集團採用「新聞+」的意念,將新聞結合政務、民生服務、商務和技術,以滿足媒體、用戶和客戶的不同需求。收入來自提供不同服務、產品、技術支援,及不同平台帳號等。以「南方新聞網」為例,政務服務包括行政許可、審批、繳費及社會保障等,佔其總收入接近九成。「南方雲媒」的服務對象包括網站、新媒體、實體傳媒中心、黨政機關官方網站、新媒體服務平台、群團組織及企業事務單位。

常熟市傳媒集團的政務服務有約80個公眾號信息;商務活動則有展覽、直接「帶貨」、合作大會、品牌服務聯盟等活動;而一般服務則涉及市民生活所需,例如醫療、民生等超過100個便民服務。其融媒體中心更集直播、發布、休閒功能於一體,服務商業及市民。政府的財政補貼只佔它們收入約六分之一,其餘就靠自己營運創收,要加強在產品、服務、工業、商業等活動。

(3)發展高端技術

一些媒體集團自設技術團隊,例如蘇州媒體集團自己的工程師有70人,自主研發為主,又跟不同大學合作,讓新技術支撐新聞與經營,建造不同特色品牌,增加營運效率。其中一個方向,是要將傳媒變得「移動化、平台化、一體化、可視化、智庫化」。它們與中央媒體和外地媒體有合作,包括集團運作、內容生產、技術支撐和經營統籌。崑山市融媒體中心更設立了元宇宙產業創新和體驗中心,讓技術能力提升軟硬件產品,推動元宇宙應用,近年在數碼媒體領域開始應用人工智能技術。

(4)創意資產管理

內地傳媒本身有些固定資產,倘能夠善用樓宇空間和發展地產項目,並引入合作者,可發展另類產業。如果傳媒本身有土地,可以例如興建酒店、搞展覽場地,或將傳媒大樓的部分樓層出租,可以增加收入以幫助傳媒營運。這種可能性,要得到政府的政策協助才可實現。

(5)人才隊伍建設

有些融媒體大膽起用年輕人,例如常熟及崑山的媒體集團總編輯都是30餘歲的女性。它們敢於打破壁壘限制、願意嘗試創新,例如規定要全員轉型,35歲以下員工都要懂得做短視頻。人才結構要優化和年輕化,實施「師帶徒」制度,以專業精神為依歸,追求事實真相,打擊網絡上的假新聞;並且注重市場化的薪酬管理制度、科學化的全員績效考核,讓每個人都在「變、比、學、趕、幫」,令員工更有歸屬感。

內地的傳媒,分開全國、省和縣市3級。中央傳媒規模大,省級處於中間,縣市傳媒則貼近市民。它們的角色不同,有分工也有競爭和合作,形成一個縱向的矩陣,橫向矩陣就是不同傳媒組成的融媒體。

新聞傳媒為政府服務,後者則提供一些補貼、給予政策方便,雙方合作互利。這種安排,建基於內地的獨特傳統、制度和文化,其他地方不易借鏡這些做法,不過可因應本地情况,建立自己的特色。

建立本地媒體特色

香港新聞媒體某程度也走向融合,只是規模不同。「新聞+」在理念上很好,但港媒不一定有足夠條件去做,或只能局部進行。香港媒體的資產規模不夠大,也沒有政府政策幫助。技術研發要講資金,香港的條件較弱,惟可善用人工智能,拿現成的技術來用。隊伍建設要有經濟實力作後盾,吸引人才從來不易,但可加多把勁,特別是培訓有志的年輕成員在未來接班。

那香港還有什麼可行的對策?新聞業與其他行業合作是一個方向。另外就是推行多元化經營,透過媒體的品牌效應,在其他業務營運取得優勢,以補貼新聞業。

每個傳媒機構要因應自己的定位,考慮市場實際環境,靈活變通轉型,創新及建立獨特性,貼近市民受眾,向他們提供優質增值服務,以鞏固自己的生存空間。不能「做大做強」,可考慮變成「小而美」。整個行業而言,可能會有整固過程,難免要汰弱留強,令媒體的整體佈局變得更合理化,這才是持續生存之道。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教授、中大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蘇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