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劉銳紹:三顧頻煩天下計 中原父老望旌旗——從政治、經濟、國際、思想前瞻三中全會

發佈於

【明報文章】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將於7月15至18日召開。這次會議值得關注,重點不在政治和人事,而在經濟方向和具體政策:官方能否或將拿出什麼實質解決問題和燃點希望的措施?忽然記起唐代杜甫《蜀相》之期:「三顧頻煩天下計」,及元代趙孟頫《岳鄂王墓》之盼:「中原父老望旌旗」,剛好合成今天「三中」的拆字標題。眼前,官方能否像詩中所想,集思廣益,拿出成績,戰勝困難?不妨略作前瞻,很快就有答案了。

(1)政治形勢不變 人事不礙穩定

──綜觀而言,在中國特色的國情下,政治是穩定的,習近平繼續掌控和主導形勢沒有改變。且看三中全會已延遲了至少大約5個月(黨章規定每年至少舉行一次中全會,上次「二中」在去年2月舉行),但仍取得共識而不見異議,已可不言而喻,不會出現像美國總統拜登面臨退選的黨內壓力。

外國觀察中國政局如何?也許只是觀察而無法影響,故只能在宣傳戰上交鋒。當然,如能解釋「三中」延遲的原因,保持黨章的嚴肅性,將有利於中共的宣傳戰。

──在「三中」前,一批高官下馬和被追查,包括前外長秦剛、兩任前國防部長李尚福及魏鳳和,此外還有一批部級高官出事;相信「三中」將處理他們的黨職或黨籍問題。不過,外界早已消化這些消息,有關程序只是例行公事,無關重要。外界關注的反而是另外兩個問題:

其一,這些高官都是2012年以後才上升的,有些更是「坐直升機」,他們為什麼獲提拔後「變質」?這當然有其自身問題,但官場和坊間傳聞已久甚至被視為「行之有效」的「有權不用,過時作廢」,又是否「永恒的催化劑」?國人想知得更多。

其二,相信「三中」將會繼續三令五申地「反貪腐」,惟到底是選擇性地執行?還是嚴格按規章制度執行?這個老問題近年還有發展,不少人已懂得算計「政治成本」和「風險成本」:要麼官職愈大愈好,增加安全系數;要麼留於中層和基層,不向上鑽,在只屬「阻嚇性反貪」之下享受「罪不責眾的官場習慣優勢」,減少出事機率。這些都是內地研究「反貪腐」的學者和智囊,近年公開但低調提出的問題。只要多看內地刊物(即使是「滲沙子」),就會發現這些積累和演化的問題了。

──不過,儘管如此,我仍感到「三不憂」:

一不擔憂國際圍堵,因為中國有自己的合縱連橫,例如英國國勢下滑,工黨上台馬上表示對華友好,中國隨即承接表態;

二不擔憂科技封鎖,因為封鎖只能減慢中國的科技步伐,但扼殺不了,有些科技還可以突破和超前,例如遙感和探月技術;

三不擔憂經濟制裁,因為中國人也是經濟動物,主流和正途不怕,支流和歧途也不遑多讓,完全適應國際的利害因素。

可見,中國要着力解決的是內部問題,外國和外部勢力只是干擾戰而已。

(2)政治加經濟才是問題

──外界和國人觀察「三中」的重點,其實主要在經濟問題,順手拈來的已有很多。例如官方重視的「三農問題」(即農業、農村、農民,多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以「三農」為題),隱憂近年浮面(在此不贅)。全國人大常委會上月通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意在拯救農村經濟。惟眾所周知,曾被捧為「集體主義」典範的華西村模式早已破滅,人去村空,如今是否認為舊法新用可治病?還是大病亂投醫?

又如財赤問題,地方去年佔全國稅收的54%,支出卻佔全國86%;向中央伸手,但中央也有財政和財赤問題。那麼,未來加稅或加費與否?已是「三中」一大焦點。內地官員和學者早前也就加稅或減稅的問題爭議不休:減稅可以刺激民間經濟,但不利官方財政;加稅(即使幅度溫和)則會引起民怨。怎麼辦?斷不應走回昔日多印鈔票的道路(因會引起通脹)。

再如公務員冗多的問題,有內地學者認為這是財赤的原因之一,建議大幅削減公務員。惟與此同時,去年中共黨員增加了100多萬,黨員人數逼近1億,有利於推行黨的政策,但黨資和國庫如何釐清?又是民眾關心的問題。

由此派生的問題更為棘手。例如中央和地方既遇財赤,又遇上老齡化時期,退休金發放已成為一大難題,於是只能考慮把退休年齡推後(消息指男女劃一延至65歲)。好,這樣也可以發揮餘熱;可是,年輕人的就業問題不是又變得更困難嗎?

──凡此種種,一環緊扣一環,必須從結構上解決,官場內外也有不少有心人正致力於此,所以言路必須暢通。但近日「三中」舉行在即,網上屏蔽又慣性加強。其中一篇經濟文章引起專家學者重視,它引用多種數據,深入和理性探索及建言(共3萬字,該作者花了14個月完成),但在微信出現不久即被禁閉。學術和文化界憂慮:眼前不是應該「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嗎?為什麼連捧心獻策的文章都不能存在?也許有人擔心這類文章與官方口徑不符,惟不由分說地扼殺,不是更削足就履嗎?

──所以,人們都說中國沒有經濟問題,有的是政治經濟問題。中國有延續和發展(外國稱「崩而不潰」)的方法,只要有強大的行政系統和「穩定機器」就行了。這確是中國的特色,也是西方無法學習的「法寶」。國人面對如此情况,也會順其勢頭,希望國富民強同時兼備。既然如此,官方是否可以把各種意見和建議,視為鞏固管治基礎的苦口良藥,甘之如飴,不是更好嗎?

(3)意識形態是溫泉 不是戰場

──近10多年來,意識形態是不會放鬆的領域,在重要活動前後更不用說。國人已經習慣,不會對抗,有需要則學習,更多的是各自選擇和分析,自我從心所欲不踰矩。但人們近年發現,意識形態和思想教育不單在政治信念上加強,並已擴大到日常生活層面。例如電影,無論長片、短片,如參與國際影展,均須向當局「報備」,違者禁和罰。外界一般相信,引發這政策的是探討疫情「動態清零」的《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在法國康城影展引起關注。但如果不是善忘的話,如今當時得令的張藝謀,不是同樣軌迹嗎?

更有甚者,一些已取得「龍標」(公映許可證)的電影,例如正面宣傳抗日戰爭的《援軍明日到達》也遭撤檔。這就教人莫名其妙了:當局到底是慣性享受禁令?還是發現「禁過才吃香」的奧妙,乘機暗渡陳倉?

──近期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思想教育,是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特別選擇在延安舉行,主要是「反圍剿」和保存實力策略,在某程度上反映今天國內外形勢,「軍心教育」是眼前更不會放鬆的一環。國人也不會反對,惟期望「三中」帶來的不單是有效的經濟改革,還有溫泉式的思想環境。

說到這裏,只想出現杜甫的「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而不想出現後面的兩句:「出師未捷……」不說了,自己找吧!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劉銳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