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教育

回應要求SEN生學國安 教局:放諸四海皆民族大義

發佈於

【明報專訊】教育局外評隊伍先後評核20間中小學及特殊學校,將學校優點和改善建議寫入「校外評核報告」。教育局昨撰文回應有市民批評教育局矯枉過正,指要求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學習《憲法》、《基本法》和國安教育不合理,局方對言論深表遺憾,認為特殊校與普通校的學生學習經歷相同;又指認識維護國安「放諸四海皆為民族之大義」。

中度智障校被評國安教育遲滯

今學年20間已接受評核的學校中,3間是特殊學校,其中一間中度智障兒童學校的外評報告指出,該校國家安全教育見遲滯,「常識科未能充分涵蓋《憲法》及《基本法》教育的學習內容」;同一報告另提及該校高中學生大都能數出1至3的數字。

教育局昨在「政策正面睇」欄目撰文,提及有市民認為要求SEN學生學習《憲法》及《基本法》是矯枉過正。局方深表遺憾,指特殊校會因應學生能力和需要調適課程,強調培養學生的國民身分認同、讓他們認識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明白作為國民應盡的責任「放諸四海皆為民族之大義」。

另外,外評報告指出多間學校唱國歌時聲線柔弱或細聲,有教界聲音認為「唱國歌細聲不代表不尊重」。局方昨回應,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節奏鮮明、曲調高昂、雄壯有力,「表現中華民族勇往直前和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學校有責任讓學生明白奏唱國歌時應有的禮儀和態度。

指國歌高昂 學校有責教學生

教育局續稱,外評作為外間質素保證機制,當局本着「是其是,非其非的專業態度」提改善建議,裨益學子,是教育監察者應有責任;學校領導層亦會秉持專業態度回應所提建議。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