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陳帆川:最抗拒付費看新聞排行榜 英國居首

發佈於

【明報文章】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機構調查了20個國家的新聞讀者,發現「一毛錢都不願意付出」比例最高的國家,依次是英國、德國和日本。至於正在付費的新聞訂戶裏,有四成人都不是以正價訂閱。研究員形容是次發現令人震撼。

有關研究員詢問了目前沒有訂閱任何媒體的讀者,假設要付錢看新聞的話,其心目中的合理金額是多少。近七成英國受訪者表示合理金額是零;一成人說願意付1英鎊(約10港元);一成半人願意付2至5英鎊。不願意付錢看新聞的德國和日本受訪者,分別佔68%和67%。最慷慨的受訪者來自北歐國家,不願付費的芬蘭和挪威受訪者各佔四成多。美國在是次調查處於中游,56%人不願付費。

是次調查亦以一個新鮮角度探討媒體訂閱制——很多機構強調訂戶人數節節上升,但有多少人付出正價?結果發現,最少受訪者付正價的是波蘭,近八成人並非付正價;其次是加拿大和澳洲,非正價訂戶分別佔54%和49%。付正價比例最高的受訪者,分別來自法國、丹麥和西班牙,各佔兩成多。付出訂閱金額中位數最高的國家是挪威,達25.5美元(約200港元)。

媒體業的3個現象

該報告同時指出了3個現象。第一是新聞訂閱制「贏者通吃」的局面。美國New York Times、法國Le Monde、西班牙El País等國家的最大報章,搶佔了大部分市場份額,很多中下游媒體仍然處於掙扎求存的困境。

第二是環球媒體的割喉式價格戰能否持續。大量媒體以1美元甚至更低的價錢吸引讀者試讀,他們會計入付費讀者的人數裏,但實際能夠轉化成長期訂戶的比例非常小,意味訂戶愈多,但盈利不一定愈多。

第三是「塘水滾塘魚」的問題。調查發現,17%受訪者正在付費訂新聞,這數字已連續3年沒變,即是要訂新聞的人都訂了,不訂的人就是不訂,業界難以說服餘下八成多的大眾踏出第一步去付錢看新聞,於是只能夠互相搶客,無法「做大個餅」。

香港不在上述調查之列。但如果你要付錢看新聞的話,你心目中的合理金額又是多少?

作者是新聞工作者、文化評論人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陳帆川]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