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蔡曉瑩:當城市夜景成為畫布——文創產業、盛事經濟與文化政策

發佈於

【明報文章】全球首場《多啦A夢》無人機匯演,於今年5月底在香港尖沙嘴對出海面舉行,不少旅客及市民在星光大道、香港藝術館及文化中心一帶海濱觀賞。這場以藝術科技製作的精彩表演,讓觀眾一睹多啦A夢與朋友們走出傳統影視大屏幕,自由自在戴着竹蜻蜓與法寶,在空中飛翔。觀眾仰望着維港璀璨上空的1000多架無人機,在短短的15分鐘匯演期間,沉浸於經典動畫故事及本地配音的演出。創新的海上無人機演出不但獲無數觀眾讚好,更帶動附近餐廳商戶的夜經濟。

當城市夜景成為藝術創作和觀賞的共享空間,對於文創產業、盛事經濟與文化政策研究,有何啟示?除了香港近期的夜空無人機表演,還有什麼成功的國際文創盛事案例,值得借鑑?

意大利河岸電影節:

對文化遺產管理的啟示

筆者近日有幸獲邀出席意大利帕多瓦(Padua)的河岸電影節(River Film Festival)擔任評判,參與由當地電影研究文化協會(The Cultural Association Researching Movie)創辦、帕多瓦市文化部(Comune di Padova-Assessorato alla Cultura)支持的河岸電影節。

透過與電影節總監Emilio Della Chiesa先生及藝術總監Romina Zanon博士的交流,筆者深刻體會到,文創產業、盛事經濟與文化政策如何推動城市營造,以及文化遺產管理的可持續發展。

River Film Festival這個電影節引人入勝之處在於,觀眾可以置身於美麗的Porta Portello歷史場景,以及安坐於16世紀建築的河畔樓梯,透過設置於Porta Portello河港的浮動屏幕,觀賞來自世界各地導演拍攝的數百部微電影作品。電影節所在的Porta Portello城門處,曾用於帕多瓦和威尼斯之間的港口貿易;而Porta Portello河畔的樓梯,象徵着商業港口和城市的入口。

文創盛事與地方營造:

打造城市品牌與國際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到2000年代初,Portello地區仍然鮮有文化及藝術活動,給人被歷史遺忘的印象。有幸,通過主辦單位舉辦River Film Festival,成功將這個極具文化歷史底蘊的城門、象徵城際商貿往來的河港,及Portello樓梯建築的文化遺產,化身成為藝術活動的公眾場所和創作演出空間,讓居民和旅客都能夠重新尋回這個具有重要身分、象徵意義和藝術價值的地方。

每年的電影節在夏季舉行,為期兩周,由傍晚開始,放映數百部來自世界各地的獨立電影至午夜,歡迎任何公眾及旅客在河畔樓梯安坐欣賞。電影節的閉幕典禮,會公布由文化研究學者及電影業界組成的評判所遴選的國際得獎作品。而電影節亦設有公眾投票獎項,讓公眾選出他們最喜愛的得獎作品(Public Awards)。

在閉幕典禮當晚,一眾嘉賓及得獎者乘坐威尼斯獨有的傳統貢多拉船(gondola),由船夫划船泛舟河上,最後抵達浮動屏幕台,由副市長Andrea Micalizzi先生主持頒獎儀式,突顯市政府對文藝活動的支持。

從River Film Festival案例

反思文創產業盛事經濟政策研究

River Film Festival的成功之處,不但在於其成功結合帕多瓦城市的過去與現在,更在於其所達到的跨界別、跨地區合作。受惠於電影節的人流和地方營造,加上市政府的支持和推動,電影節除了有放映會,以及與公眾互動的問答環節,更設有導演講座、電影製作大師班。配合電影節籌委會在電影業界及學界的國際合作網絡,推動城市中的產、學、研合作交流,活化傳統文化及歷史。

透過與電影節總監Emilio Della Chiesa先生的交流,我了解到該電影節的選址鄰近帕多瓦大學(Università di Padova),為電影節拓展年輕觀眾,奠下了良好的基礎和活力;更帶動區內開設了夜間餐飲小區,以文創盛事帶動其他相關的夜經濟產業。

反思香港——近年香港的海濱亦增添了一點文藝活力,由發展局和海濱事務委員會推動優化海濱的工作,希望打造以「願景帶動」的海濱共享空間。除了維港海濱,卑路乍灣海濱長廊、毗鄰灣仔渡輪碼頭的HarbourChill海濱休閒站、灣仔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北角東岸公園主題區的防波堤,以及荃灣海濱長廊,都是香港海濱具有潛力的文創活動空間。筆者認為,不妨參考國際的成功案例,思考通過產、學、研的合作,共同將我們的城市夜景變成文創空間,打造更有影響力的城市品牌。

參考資料:

(1)River Film Festival官方網站 https://riverfilmfestival.org/en

(2)海濱共享空間網站 https://www.hfc.org.hk/tc/hss/index.html

作者是香港恒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藝術設計系副系主任及助理教授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蔡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