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明年收回專營 欖隧將減價「不會太多」 研分時段收費

發佈於

【明報專訊】大欖隧道30年專營權明年5月屆滿,政府將收回,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下月12日討論接收安排和收費建議。現時大欖隧道私家車收費58元,運輸及物流局長林世雄透露,隧道費將減價,冀減價後可盡用大欖隧道容量,分流現時免費的屯門公路及吐露港公路出行的車流。但為免誘發過量車流改行大欖隧道造成「三路齊塞」,收費不會「減得太多」,亦難直接豁免收費。林又稱,當局亦考慮在大欖隧道推分時段收費,惟該隧道不少貨車行駛,是運輸業其中一條常用道路,需小心平衡,將在立法會聽取意見後再決定。

大欖隧道以「興建—營運—轉移(BOT)」模式建造,由專營公司出資興建,於法例容許水平內調整收費毋須政府批准。現時私家車收費58元,巴士、貨車等商用車收費介乎64至213元。

憂大減招車流 偕屯公吐露三路齊塞

政府收回大欖隧道後可重新釐定收費,林世雄向本報稱,當局知道市民覺得大欖隧道收費貴,故朝減價方向入手,惟理解民情之餘亦要做交通管理,大欖隧道夾在屯門公路及吐露港公路中間,隧道減價料可紓緩繁忙時間兩幹道擠塞,舉例屯門公路及大欖隧道中間的元朗錦田,日後改行大欖隧道「正到暈」,因隧道出口便是汀九橋;惟減太多又會觸發額外車流南下,令匯聚大欖隧道和屯門公路下游車流的汀九橋塞車。

林形容,大欖隧道收費水平的考慮與「三隧分流」相似,大欖隧道現時繁忙時間車流佔容量約八成半,當局冀可盡用,令3條路車流更平均,惟同時亦需平衡,令「畀得起錢」行經需收費大欖隧道的市民「覺得值得」。

稱使用者負擔成本 屬交通問題處理方法

有意見認為應豁免大欖隧道收費,市民按情况選擇路線便可解決塞車。林世雄認為,令使用者需負擔一定出行成本,亦是處理交通問題方法之一;又說廣州2010年辦亞運時曾計劃所有高速公路、巴士及地鐵等公共交通免費一個月,結果證明「唔收錢都有唔好處」,當地交通因免費出行「散晒」,最後實施一周便取消。林亦認為,隧道要顧及燈油火蠟和抽風等,營運成本較一般公路多,使用者理應承擔部分成本。

(明報65.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