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李梓成:大學學費調漲之外

發佈於

【明報文章】世上總有些事,不是非對即錯的二元對立。政府最近宣布調整已27年不變的全日制本地大學生資助學位學費,就是一例。支持與否,皆有道理。只是此話題以外的一些觀點、態度,反而值得斟酌。

「18%」的世紀之問

為何調整學費難以置喙?最簡單的邏輯是,本港學費固然可追求英美等較高水平,但世界很多先進國家和地區都設更低廉甚至免費大學教育。基於每個地方的人口結構、經濟狀况(影響學額和資源分配)、就業出路和產業發展(影響是否必須升讀大學)都迥異,難以單憑參考另一個地方的學費水平來評論本港金額高低。所以連真正負責本港大學事務的教資會,2018年發表報告檢視不同國家/地區的本科教育資助,結論是香港增加大學學費的決定,只能建基於認真研究香港社會經濟情况後得出的實據。

學生繳交的學費除以總成本(餘額由政府補貼),稱作「收回成本率」,1991年港英政府將這目標定為18%。這數字最近屢被教育局長蔡若蓮等官員和議員提起。一個超過30年前的數字,奇怪地成為今天的金科玉律。卅載滄海桑田,本港在職家庭的經濟能力、人均收入、大學學額以至產業結構,全煥然一新。要探討學費調整,邏輯上是否應先檢討「18%」這數字,繼而是檢視公帑資助的比重、審視助學金數量和現行學生貸款政策等?

事實上,根據2016年10月的審計報告,教育局早已告知審計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曾在2011年10月決定,應進行檢討以重新審視目標成本收回率,因此現時不再有任何現行『目標比率』」。現在無端將這數字重新視作硬指標,似乎自相矛盾和不合時宜。

議員評論 捉錯用神

一些議員就此發表的公開評論,卻是捉錯用神。有議員表示增加的學費將用於更新大學設施。誠然一間本地大專院校,受資助的本科生學額有多有少(都會大學少於1.1萬,香港大學則多於1.8萬)。若以港大為例,下年學費每人增加2400元,即總計約4000萬元。然而現代化教學設施的建設費用動輒數十億元,例如中大醫學院正籌建的教學科研綜合大樓,造價33億元;港大蒲飛路校園發展計劃,造價80億元。幾千萬元的額外學費收入,實在微不足道。想起荔枝窩新建的智能公廁造價是1330萬元,一間大學一年增加的學費甚至不足以建4個公廁,議員何哉妙想天開?

有本身是教授的議員認為文科教學成本較低,而理工科成本相對較高,因此應按不同成本調整學費。然而,這觀點忽略了高等教育的本質和價值。大學教育不僅僅是成本問題,更是社會公平和知識普及的問題。按議員的邏輯,是否意味着其教職薪酬也應該根據所教學科的成本來決定呢?這樣的思維方式是片面的。

教育是一個整體系統,各學科之間存在相互補充和支持的關係,例如發展手術用機械臂牽涉醫學和工程學;而怎令其真正惠及基層巿民,則靠應用科學、社會科學。單純以成本來衡量學費,是低估整個教育價值。

今年初,蔡若蓮局長已公開說明希望大學學費以「用者自付」為原則。的確,它放在很多公共服務(如排污或使用能源)上是合理的,但於高等教育而言則太簡單。

需以宏觀和同理心看待大學教育

一個大學生的入學,不能類比成中學生付錢上補習班獲得知識。公帑資助的大學生將來會投身醫療體系、創新科技、金融、文藝、城市建設——都是組成今日香港高度國際化的磐石。大學本身亦靠學額獲配資助、競逐國際排名,跟學生並非服務提供與使用者的關係。

最後,有議員着同學「一齊承擔少少」,似乎稍將一些人「不能承受之輕」視作理所當然。不能忽視的是,社會中仍存在許多經濟困難的家庭或個體,他們要面對的不僅是學費增加,還有生活費、交通費、緊急情况等一系列開支,故任何一筆額外使費都是不小的壓力。走筆到此,筆者不禁想起以前列席的政府助學金聯合委員會會議,看過鰥寡孤獨如何連幾百元的欠款都要費盡心思去籌措!

為時3年的大學學費調整,行政當局已決定事在必行。在這期間,責令教資會擬備合乎現况的學費調整報告,引入更多元化的社會資金投入教育領域而非單純依賴提高學費來解決問題,及推出、鼓勵更多更全面的獎學金和支援以達至社會公平等,都是值得嘗試的方向。好讓社會走出追求硬指標,或將壓力單向轉移到學生的迷思。

作者是英國牛津大學音樂博士生、香港大學前校務委員、特區政府助學金聯合委員會前成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李梓成]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