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劉銳紹:情義心中幾多重 愁怨哪日才可終——兩岸和中澳又傾又砌 港大事件計中繼

發佈於

【明報文章】此文有點貪心,想把近期3個焦點事件一起討論:台海兩岸動態、中國和澳洲改善關係,及香港大學事件。三者表面各不相干,但都能說明即使事物頭緒紛繁和複雜,像鄭少秋《倚天屠龍記》所唱:「情義繞心中有幾多重?」而只要理智和務實處理、審慎計算,也可以逐步解結、各得其所。否則,又會像鄭少秋所唱:「愁愁怨怨待哪日才可終?」故引為今天標題。

(1)北京暗示兩岸暫不會開戰?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習近平去年4月對訪華的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美國試圖誘騙大陸攻打台灣,但他絕不會上當」。據透露,習近平也向下屬官員發出類似警告。

如報道屬實,肯定是明智之舉、一大好事,預示兩岸的干戈危機暫可按下。這個判斷驗證了各界早前的理智分析:若兩岸兵戎相見,西方國家可能乘機發動金融戰,藉口凍結中國海外資產,中國多年的改革開放半途受阻,甚至毁於一旦;倘台灣沒有實質「獨立」行動,兩岸戰爭更會成為激化矛盾的內戰,大陸人民也會反戰,軍人會否動搖也是未知之數。所以如果習近平看透美國的陰謀而不上當,那就預示近期的兩岸摩擦只屬大陸維持政治張力的舉動(例如退役解放軍官駕快艇闖入台灣淡水河作試探,又如大陸壓縮對台經貿優惠),兩岸穩定仍然可期。

──兩岸分別慶祝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各有重點;大陸還舉行海峽論壇,重複兩岸統一政策。不過,其放話內容似乎只能通過國民黨,效果已大不如前。此外,國民黨早前在台灣立法院力推加強監督行政機關的法案,反映它也有作為「長期在野黨」的想法和準備,否則怎會「強化監督」?假如它日後重新執政,這豈不是自我掣肘?基於此,國共兩黨也從現實走向務實,徐圖後計。至少眼前不盲動,就是好事。

──但《金融時報》的報道也引起疑問:馮德萊恩聽到「習近平首次對外發表」這種論調,對歐盟也是喜訊,為什麼她沒有對外透露?《金融時報》可能近期才取得這消息,但來自何方?無論是誰放風,動機為何?不得而知。假如是中國間接放風,為什麼又在14個月之後才放?是否因為改變不了現實,於是務實放話?一切沒有答案,就讓各位思考好了。

外國還有一種猜想,這消息是否「大陸突襲台灣前的緩兵之計或瞞兵之計」?從現實角度看,這個可能性不高。若大陸真的突襲或快攻台灣,不是中了美國的計嗎?總之,任何決策切勿在閃念之間,目前重點是維持穩定(即使保留表面的政治張力),也是值得堅持的務實做法。

(2)中澳關係起伏 修好來之不易

──在此簡略回顧:1980年代澳洲提出「脫歐入亞」,主要與中國加強關係;1990年代我在坎培拉訪問澳洲時任外交和貿易部長Gareth Evans時,得知這政策將持久落實;但2010年代開始,兩國發生一些摩擦,其中兩大事件在澳洲政界引起關注。

(一)一些中國經濟犯跑到澳洲,中國派人追回,澳洲認為這是越境執法,後來通過外交層面與中國交涉。中國否認指摘,說只是「勸返」。澳洲傳媒稱「中國答應不再發生同類事件」,惟後來仍時有所聞。

(二)一名移民澳洲20多年、已改變中英文名字的華人返回大陸,中國稱「經面容識別機認出身分,故以『經濟逃犯』之名拘捕」。澳洲則認為理據不足,中國不能扣押澳洲公民。此事後來在澳洲國會廣泛討論,中澳關係開始惡化。

──從外交現實的角度看,各國均有自己的政治理念、主權意識和利害考慮。中國的綜合國力當時已不斷提升,但在澳洲人眼中則是「強大後的任性」,所以澳洲也尋求支撐點,才與意識形態和利益相近、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加強合作。可見,國際關係雖然首重利益和實力,少講道義,惟至少也要「留有餘地的不傷義」,才能維繫全局。

──如今中澳關係基於種種原因而好轉,去年澳洲對華出口佔其出口總額32.5%;中國也需要與澳洲合作,尤其是在軍事和南海問題上,更要減少澳洲與美國的聯盟作用(但難度頗高)。這些都是務實的決策,不宜只作為權宜之計。

(3)港大事件與中國特色

──港大管理層的矛盾擴大化和公開化,外界難以逐個細節分析,但可藉此觀察「中國特色」。近日矛盾雙方似有緩和迹象,校長張翔和校委會主席王沛詩一起拍集體照;校委會會議議程也盡量避免爭拗內容。內行人一看,李家超以特首身分介入,而不是用港大校監名義,即意味着背後的力量希望「擺平」。到底是什麼力量?無人能說清楚,但這種方法至少可以「暫時止咳」,對駕馭事態有利。

──不過這類方法也引發疑慮:背後帶出的政治信息是什麼?各方隱隱感到兩大問題:(一)眼前是調查研究和溝通勸喻,惟如果無效,跟着來的就是勸誡、告誡、訓誡和警誡。那麼,局中人是按照這些「誡」辦事?還是按照自己相信的「理」辦事?(二)高層根據什麼判斷事件來龍去脈?是各個具體環節的情理和程序?還是看當事人的態度?過去,圈內有一句順口溜:「上級權力出面,下級都要畀面;如果繼續擘面,誰也不留情面。」不知還存在否?

此外,按過去類似事件的經驗,最後結果不一定取決於哪一方做得對、貢獻大,而是看誰的行為錯得多,有否「影響大局」,會否「讓人有機可乘」,甚至「引入外力」。這些都是事件以外的元素,希望這次不會出現。

──這種由上而下的方法可以擺平內部矛盾,但能否解決長遠問題?假如這是解決問題的「中國特色」,那麼,規章制度的重要性和嚴肅性在哪裏呢?事實上,香港各大學過去較少出現爭議,都是校委會(或校董會)與大學管理層(校長)互相尊重,各方不會只側重或濫用手上權力。例如中文大學以前的鄭維健與劉遵義、鄭海泉與沈祖堯、梁乃鵬與段崇智,都能一步一步把大學推向高峰。今天各方須珍而重之。

──我有信心這次港大事件將得以解決。本文副題的「計中繼」,不是指有機心的計謀,而是指各方從長計議、計算利害之後繼續興利除弊。有關方面可以用這種由上而下的擺平或「壓平」方法,化解建制內部紛爭;但這類方法如放在處理民心問題,也許適得其反,盼能慎之。

──上述3個事例說明:解決危機須進退有度,靈活掌握各種變化,有錯誤馬上糾正和修改,而且不再犯。况且,耐性可以謀定而後動,忍性可以避免盲目衝動,持久性可以在不同階段調節行動,都是成功的要素。眼前,國際形勢確是風雲變幻不定,「情義心中幾多重?愁怨哪日才可終?」但對內,不管愁怨還是仇怨,也可以盡快結束,彼此的好夢才不會無疾而終!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劉銳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