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陳智傑:眾聲喧嘩 不如沉默是金?

發佈於

【明報文章】一則新聞、網絡潮文,又或熱門網絡短片,資訊量最多的部分,也許未必是本身的內容,而是隨之而來、排山倒海的留言帖文。同樣,一則消息之所以令人感到成為了社會熱話,未必源自大眾傳媒的報道,而是在個人通訊平台或社交媒體帳戶不斷轉發而來的帖文或網絡短片。消息不請自來,一言一語不脛而走;按錯一個鍵、說錯一句話,其「蝴蝶效應」也許便是網絡上的一時佳話,甚至成為家傳戶曉的「網絡迷因」(memes)。

資訊洪流下 從數碼世界抽身

如今舉目四看,人人皆有自己的「手機天地」,資訊洪流在人們低頭不語之中川流不息。然而,在低頭一族裏,可能已經有人感到物極必反,甚至「反璞歸真」。在學界的討論之中,有論者就漸漸關注是否有人嘗試由數碼世界抽身而出(digital disconnect)。

自上世紀80年代互聯網誕生以來,傳播科技理論便以「資訊高速公路」來形容網絡世界對社會資訊流通和傳播是何等重要——若趕不上這高速公路,便意味着落後於人、競爭力不足。及後的網絡社會理論,進一步闡述一個社會要如何成為世界資訊網絡的一部分,才能加入全球化的大家庭。

相反,假如因為科技落後、人為干預、市場力量不足、人才凋零等,而未能夠好好地跟全球的資訊網絡接上軌道,則個人、組織甚至是社會的競爭力,恐怕會追不上知識經濟的步伐。

在網絡社會的理論下,一個人或組織沒有接上資訊網絡,往往是數碼鴻溝(digital divide)的結果。財富分配不均失衡,是「社會階級差異」;數碼知識、資源、技術上的個人、組織或社會差異,便是「數碼鴻溝」。在數碼鴻溝的理解下,數碼知識和網絡既是重要資源,亦是一種社會權力;與之脫鈎,往往並非人們或組織的主動意願,而是在條件局限下迫於無奈的妥協。

故此在過往數十年的數碼政策,其中一個主要目標便是在發展智慧城市之時,亦要緩解數碼鴻溝所帶來的結構問題,令滯後於數碼時代的社群,至少都能亦步亦趨。而數碼教育的主要目的,亦是要培養下一代的數碼能力和素養,維持社會的競爭力。

喧嘩聲中 沉默可以令人舒坦

然而經過數十年發展,數碼世界和網絡社會亦漸漸對人類社會帶來不少挑戰。資訊爆炸,使部分人體會到資訊疲勞。大數據的運算加上人工智能,既讓我們感到未來世界的無限可能,但亦使人們有時對林林總總的消息、資訊甚至是詐騙「難分真與假」。

更令人感諷刺的是,數碼世界在推動人們的生產力時,亦放大了人性的弱點和黑暗。在以帳戶假名作為面具之下,惡意謾罵的成本大減;在社交媒體的龐大平台裏,人們總會找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小圈子去「圍爐取暖」;而網絡世界的表態壓力和杯葛威力,有時更甚於現實世界。

凡此種種,使如今與數碼世界「暫別」或脫勾,也許對精神健康或生活質素未必完全是壞事。在眾聲喧嘩中,有時沉默也是一種讓人舒坦的選擇,使自己遠離是非一點,減少被別人或人工智能推演法詮釋自己的機會。

暫別數碼世界 未必意味與社會脫節

從數碼世界抽身而出,方法很多:減少網絡對話、限制使用數碼平台的時間、回絕陌生人的「關注」和信息,以至是削弱自己的網絡「存在感」(不再放照片、不再更新動態、減少透露個人情緒等)。再進一步,便是刪除數碼身分,又或不再以數碼身分討論公共事務。要抽身而出,也要注意一些數碼條件:有些社交平台隱密度高,有些則不然;有些演算法傾向「圍爐取暖」,有些則是讓人們廣交職場、專業或公共領域的朋友。

暫別或告別數碼世界,並不一定意味當時人與社會脫節。人們大可從大眾媒體和新聞平台繼續接收社會消息,觀察輿論走向。

時代變,人們傳播信息的方式也會轉變。數碼世界日新月異,人工智能更是新鮮刺激。不過,傳播資訊的選擇權,相信始終仍在人們手中。

作者是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陳智傑]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