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歐陽五:文旅業應契合「精神家園」所需

發佈於

【明報文章】近來,內地一部電視劇、共8集的《我的阿勒泰》火紅了。該劇講述心懷夢想的文學青年李文秀,在城市打工受挫後回到家鄉新疆阿勒泰,在與親人和當地牧民一起相處的過程中,重新思考生活、找到靈感、發現家鄉之美的故事。

《我的阿勒泰》塑造了一組生動的人物群像:純真而富有野性的哈薩克族少年巴太、內秀卻勇敢的漢族少女李文秀、自洽而灑脫的母親張鳳俠、守舊又俠義的哈薩克族長輩蘇力坦,以及「要把顛簸的生活閃亮地過」的牧民。隨着故事情節展開,劇中盡數展現了阿勒泰遼闊的草原、綿亙的雪山、沉靜的湖水與葱鬱的森林。該劇在「豆瓣」的評分為8.8,創下今年以來華語影視作品最高分。劇迷把此片稱作「賽博吸氧劇」,稱「阿勒泰一定能接住所有的煩惱和憂愁」。

「影視作品+文旅」雙贏模式

筆者以為,這部改編自散文的電視劇,加了美化牧民真實生活的濾鏡,但也觸碰了當代社會的現實問題。比如,現代文化、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在牧場的碰撞和衝突,社會轉型期牧民的內心糾葛與調適,都市人群對心靈歸宿的找尋等。遠離塵囂的壯闊自然、純粹的愛情,與劇中人物堅韌樂觀的品格,都切中了困於瑣碎生活與工作壓力的都市人的嚮往,提供了一片可寄居的桃花源。

劇紅很快帶動了城旺。取景地新疆布爾津縣、哈巴河縣,吸引多地遊客湧入「打卡」。5月以來,阿勒泰接待約267萬遊客人次,同比增長80%;實現旅遊收入2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93%。美團平台數據顯示,該劇5月7日開播以來,阿勒泰7月的文旅預訂單量(包括門票、住宿、交通等)同比增長逾210%。

「影視IP(知識產權)+文旅」的雙贏模式,無獨有偶。去年,講述青年男女逃離大城市回鄉創業的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也火紅了。劇中溫情、恬靜的當代鄉村生活,帶火了雲南大理沙溪古鎮等拍攝地。往日小眾的鳳陽邑茶馬古道也迎來大批遊客,尋找劇情中的「代入感」。

當然,紅得長還是短,要看當地資源稟賦與文旅配套基礎的持續吸引力。劇紅帶來的人流,是對當地綜合治理能力的一次檢驗。能否抓住劇集的長尾效應,需及時改革完善相關措施,也應未雨綢繆、練好內功。

而在各地都在「捲」文旅的當下,筆者更想探討的是:文旅業如何把握社會變遷,契合人心所需?

大陸改革開放40多年來,國人物質生活極大地豐富,人心逐漸開始從重物質轉向並重精神。中共十九大報告把脈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

影視劇是這一轉型過程的投射。當代城市青年,疲於「內捲」,更嚮往反璞歸真,更追求精神富足。江西景德鎮這幾年湧入不少「景漂」青年,潛心鑽研陶瓷工藝。這幾年「出圈」(受社會廣泛關注討論)的影視作品,多屬於慢節奏、慢生活系列。劇中環境的天然、鬆弛感和人與人之間的信賴,深度滋養和療癒着渴望心靈歸屬的都市人群。

疫後旅業嬗變 港需主動轉型

疫後,全球旅遊業都發生變化。愈來愈多遊客追求以自然、藝術和文化遺產為主的深度遊、文化旅遊和綠色旅遊,而不再只聚焦購物和娛樂。

在此背景下,內地城市與香港均要主動轉型。香港「購物天堂」金漆招牌的黯然,不僅由於海南自貿港等同質競爭力的增強與跨境電商的衝擊,更有價值層面——物質滿足對遊客的吸引力在下降。內地訪港旅客近來口味明顯轉變,更偏好深度自然文化體驗。香港東西文化薈萃,在歷史進程中衍生出獨特的文化功能和價值,還有潛在文化要素值得挖掘。香港獨特的行山徑、沙灘和離島風光,更有天然優勢發展綠色和藍色旅遊,可再豐富citywalk內涵。

遺憾的是,近來可作為香港文旅代表作的影視作品寥寥。催谷旅遊業,除了舉辦盛事活動之外,亦可花些心思製作一部可以「講好香港故事」的作品,重拾「跟着港片去旅行」的熱度,讓旅客在港尋得更多身心愉悅的體驗。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歐陽五]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