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黃遠康:垃圾徵費——除了增加回收配套 也需要先做3件事

發佈於

【明報文章】特區政府早前宣布擱置今年8月1日推行垃圾徵費計劃,可謂順應主流民意。然而,擱置計劃不等於永不推行。如果政府希望未來可以加強回收,仍然有必要繼續下苦功,為早日實現目標奠定基礎。

誠如政府所講,增加社區回收配套是未來首要任務之一。以筆者服務的將軍澳南為例,雖然有17萬人口,範圍橫跨兩個港鐵站,但是區內卻只有3間「綠在區區」回收店;其中私人屋苑林立的澳南海岸,更是一店難求。居民希望回收廚餘、廢紙、電池等物資的話,一般只能夠在服務數個小時的流動回收街站中處理。可是,由於流動回收站大多僅提供日間服務,對於上班一族而言,可謂得物無所用。

社區配套應增加 惟非最佳辦法

過去數年,政府非常努力在佔全港人口約30%的公共屋邨陸續設置廚餘回收機;相反對於私人屋苑的申請,則有着較高的門檻。但是從地區服務的經驗可見,教育水平和經濟能力往往與環保意識是呈正相關的。換言之,愈有回收意欲的中產家庭,反而是最缺乏回收配套的一群。因此,增加私人屋苑的回收機數量,方便願意主動參與回收的市民,的確是有助推進垃圾徵費的辦法之一。

不過,方便原本有意為環保出一分力的市民,對於減低社會對垃圾徵費的負面看法,未必有明顯的幫助。自從政府公布推行計劃以來,筆者一直透過街站、講座等活動向市民解說內容,發現私樓住戶大多對政策有基本認識,充其量只是對於較複雜的項目,例如「入閘費」,有不清晰的地方;相反,對於公屋住戶而言,則不論是否認識有關內容,多數對政策都劣評如潮,而字眼通常離不開「麻煩」、「擾民」、「額外負擔」等。

既然公屋已經具備相對完善的回收系統,但是他們對於計劃仍然視為「洪水猛獸」,則可以看出,單靠增加社區回收設施是不足以改變現狀的。

因此,在改善社區回收配套的同時,特區政府必須採取更多措施,進一步減低市民願意參與回收的成本,包括時間、金錢、法律風險等,才可擴大社會的支持力量,使政策有機會落地生根。

簡化政策 盡可能不改變市民日常習慣

首先,正如政府在宣布再次押後計劃時所講,當局必須研究簡化政策,讓市民毋須大幅改變現行習慣下,仍然可以提升回收率。筆者建議當局,可以考慮將現行處理垃圾的成本,平均攤分在每一個成年市民身上,並按年或按月徵收相關費用,以取代由住戶自行購買指定垃圾袋或標籤。於「綠在區區」加入兌換現金券等獎勵之下,市民就會為了抵消成本而有更強的回收積極性。當政策裏複雜、模糊的成分大大減少,市民又可以很大程度上保留現行的生活習慣,則對於計劃的抗拒情緒,亦會有所紓緩,有利政策早日實行。

其次,政府必須採取行動,減低市民對於承擔法律風險的顧慮。因此,當局應該考慮設立社區諮詢熱線,由經受訓練、熟悉政策的團隊,以真人對答方式接受市民查詢,讓市民對於計劃或做回收時遇到的問題,可以得到肯定、專業的意見,使市民不會因為遵循政府團隊給予的答案而遭受處分之餘,亦可以從頻密的互動之中,掌握正確的回收程序及相關政策內容,建立更加積極的回收風氣。

第三,政府應該重新思考教育推廣的形式,加強市民對於香港現存環保問題之迫切性的了解。現時官方的解說活動,都是針對有意了解政策內容的市民,以靜態方式做游說及解釋。可是,這些活動既不夠深刻,亦不能夠接觸廣泛群眾。筆者建議,當局可以參考疫情期間一度資助本地旅行團舉辦「綠色深度遊」的做法,資助本地旅遊公司推出參觀本地環保設施的旅行團,讓公眾更加深入認識加強回收的重要性,從而身體力行支持計劃。

「蘿蔔和棒子」都是改變行為的有效辦法,但是「棒子」也不能操之過急,讓人手足無措。筆者希望特區政府好好利用這段休整的時間,優化和簡化政策,令本地回收事業更上一層樓。

作者是西貢區議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黃遠康]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