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評審其一原則 看「獨角獸」潛力

發佈於

【明報專訊】資助本地大學研究團隊將科研成果轉化的「產學研1+計劃」,首批共有來自6間本地大學的24個項目獲批。計劃的督導委員會主席、科技創新界立法會議員邱達根向本報表示,所有由大學提交的申請都有很高水平,均屬香港科研很成功的團隊,委員會評審時其中一個考慮原則,是項目是否有成為具規模公司、甚至獨角獸企業(成立不到10年但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潛力。

邱達根:歡迎落選者未來再交申請

邱達根稱,未有獲選並不代表研究本身不夠好,而是可能在其他領域未有完全準備,包括是否有與具經驗的投資者合作等。他歡迎今次未獲選團隊,未來再提交申請。他稱委員會有來自不同範疇的專家,包括投資領域、大學持份者等,從不同方面就評審給予合適意見,包括科研產品未來的市場潛力是否夠大。

據「產學研1+計劃」網頁介紹,計劃評審準則包括項目的創科內容、項目成果的商品化機會、團隊的技術及管理能力、項目能否配合政府政策或對整體社會有利,以及項目的財務因素。

審批委員會年初成立 任期兩年

政府今年1月成立督導委員會,負責審批「產學研1+計劃」的合資格申請項目,任期兩年,包括來自政府的兩名當然委員及13名非官員委員。非官員委員有來自浸大、港大、城大、中大、理大及科大的學者或管理層,包括理大校長滕錦光、浸大協理副校長(臨牀中醫藥)卞兆祥、港大經管學院院長蔡洪濱等;投資界包括大灣區共同家園投資有限公司總裁胡章宏、建銀國際董事長栗潛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