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鄭浩:中美處理台灣問題的兩個選擇

發佈於

【明報文章】台灣新當選總統5.20就職典禮前夕,中美兩國持續在台灣問題上展開激烈博弈。包括兩岸輿論及國際社會都擔心,中美在處理台灣問題上是否會出現誤解誤判;而兩國也都在同時為台海情勢的最後對決,做各種策略準備。問題是,在選擇軍事對抗或政治解決這兩個截然不同的方式方法上,中美兩國究竟何去何從?

上月底,美國眾參兩院先後通過4個法案。其中,包括軍援台灣的《印太安全補充法案》,在眾議院以385票贊成、34票反對的絕對優勢獲得通過,充分體現在俄烏戰爭持續、大陸對台施壓日益增強的情况下,國會議員普遍支持拜登政府強化對台軍事援助的立場。

有美國智庫專家認為,只有在美國提升對台軍事合作的力度的同時,擴大美國在印太地區更廣泛地推進盟友合作,以軍事威懾嚇阻中國大陸試圖以軍事改變現狀甚至不排除對台動武的企圖,才是穩定台海局勢相對和平的唯一手段。

例如,在不久前美國著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舉行的一個有關美台關係的研討會上,曾擔任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大陸、台灣和蒙古事務主任,2018至2021年擔任白宮亞洲事務副高級主任的Ivan Kanapathy就極力主張,相對於中國大陸,美台及地區盟友的軍事優勢將會是未來數十年維護台海和平的堅實屏障。對此,他提出「為了和平穩定,華盛頓必須擴大堅實嚇阻(hard deterrence)投入」的主張。

不過,也有專家提出不同意見。例如,美國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ASPI)執行主任Rorry Daniels就警告稱,在處理台灣問題時,美國不應該簡單地以軍事手段將台灣問題降格為軍事問題,並指出如此做法會「製造出一種朝向衝突的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e)」,即各方都在「為軍事衝突而做軍事準備」。

她認為,即便是美中之間的軍事衝突,既非即將到來,亦非無可避免,只要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秉持傳統承諾的一貫立場,並持續對台軍援,就足以促成台海保持「不統、不獨、不武」的所謂「相對穩定的現狀」,也同時可以保障台灣在政治、經濟和社會各層面的「高度自主空間」,而這恰是美國政府最樂見、最得益的局面。

筆者認為,美國政府正在做且還會做下去的事情,就是在台灣問題上做足政治與軍事聯動的兩手準備。坦率地說,如果中美兩國因台灣問題爆發直接衝突,第一,美國沒有絕對取勝的把握;第二,兩國衝突帶來的直接與間接後果,已非任何政治預言家可以想像得到的,戰爭將把中美兩國及地區其他國家直接推入難以預料的災難裏;而第三,無論戰爭結果如何,台灣都將會是最大、最慘重的犧牲品,中國大陸最終奪取台灣並一舉實現國家統一,極大可能也是任何國家、任何勢力難以阻擋得了的。

美國仍會做足兩手準備

因此,如果美國政府試圖將台灣問題的政治解決方式予以弱化,或更為活躍激進地推升「台灣問題軍事化」,那麼,中國大陸唯一迫不得已的選擇方式,大概只能是以戰爭奉陪到底了。

筆者堅持認為,中美兩國應堅持台灣問題的政治解決方式,甚至不可完全排除為維護中美關係持續穩定發展,而做出兩國都可接受的安排(acceptable arrangement),或許這對中美、對兩岸都有極大益處。關於這點,筆者曾在今年3月4日於《明報》題為〈改善中美關係 有無其他思路〉的拙作中,大膽提出「雙方暫時擱置棘手的台灣問題,達成針對台灣問題的新共識,並以此作為改善兩國關係的新起點」的觀點。其核心要義,就是運用擱置、妥協和「共管」等政治智慧與必要安排,實現以政治協商避免軍事脅迫、以和平大勢避免災難陷阱、以三方保全避免三方俱損的終極目標。

當然,一個非常重要和不可或缺的條件就是,無論中美兩國各自如何謀劃解決台灣問題的方式方法,事實上相關問題解決的最終因素,大概還是台灣自己。

最終因素還是台灣自己

很明顯,如果台灣當局執意持續推動「台獨」主張,那麼大陸就不可能容忍國家分裂的現實,也就不可能對「台獨」坐視不理。兩岸軍事衝突的直接導火索,正是「台獨」勢力無約束、無顧忌地操弄「台獨」主張,並錯誤地以為,美國會為此產生的後果無限制地為台北「買單」。因此,台北當局對兩岸未來局勢走向及美國對台防務保障承諾的判斷,就成為中美兩國和台灣當局博弈的關鍵。

筆者注意到,今天上任的賴清德已多次明確表示,未來4年兩岸政策仍會延續蔡英文的「穩健持平」溫和路線,在所謂「四個堅持」主張下(編者按:即「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堅持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必須遵循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願與大陸展開正面交流(最好是兩岸領導人直接會談)。

賴清德的兩岸關係總基調見光後,島內輿論普遍認為,這與華盛頓人前人後對台多方「指教」不無關聯。如果是這樣,基本上可以肯定,至少拜登政府仍傾向採用政治手段結合軍事援助方式來處理台灣問題,這是不難理解的。

台北華府切不可誤判北京

筆者也毫不懷疑,即便美國政府或台灣當局都握有可以改變台海局勢的牌,但如果說北京對台工作因此而屈於被動,顯然也與事實不符。解決國家統一問題,無論以何種方式、什麼時間,自始至終完全由中國大陸執政黨決定,華盛頓對此非常清楚,因此做兩手準備也是為了應對「台海有事」。

就北京來說,用最大誠意和平解決國家統一問題,不過是一個最高或最佳策略選擇,這並不意味着北京刻意迴避甚或放棄隨時以軍事手段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決心與意志。政治解決、釋放善意並合理安排,仍舊是北京針對美、台對手,以及未來台海出現新情勢的基本策略。華盛頓和台北都切不可誤解、誤判北京的戰略意圖。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訪問學者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鄭浩]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