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廢物分類計劃廿年 上報回收量大廈未過半

發佈於

【明報專訊】據政府統計,全港回收網絡覆蓋八成人口,除了「綠在區區」(綠在),亦計及約2700個住宅及逾1200幢工商樓宇參與的「廢物源頭分類計劃」。惟環保署數據顯示,2022/23年度有44%、即不足五成參與住宅有上報回收量。立法會議員(九龍西)梁文廣稱,部分住宅難以覓得回收商、居民將回收桶當成垃圾桶,唯有將回收物棄置。他認為大部分市民選用「綠在」網絡,覆蓋率只計算「綠在」最準確。

環保署2005年推出「家居廢物源頭分類計劃」,及後擴展至工商樓宇,向有需要大廈免費派發分類回收桶。環保署數字顯示,近年參與屋苑增加,2022/23年度分別有2605個住宅及1215幢工商樓宇參與計劃,約一半屋苑及大廈無上報回收數據(見表),回收情况無從得知。

審計曾指影響評估 促環署改善

審計署2015年報告指出,約一半參與計劃的屋邨/屋苑沒提交回收數字,影響評估計劃成效,促請環保署改善,並公布有和沒有上報回收量的住宅數目及所涉人口。事隔9年,呈報比率無大變。環保署回覆本報稱,每年有舉辦獎勵計劃鼓勵參與者上報,「綠展隊」會主動聯絡尚未提交數字的物業管理負責人,但為自願性質;因為計劃旨在鼓勵回收,2020年起只會公布參與名單、得獎名單,以及獲同意後公開回收的數據。

梁文廣:市民多揀「綠在」 回收桶當垃圾桶

梁文廣曾接觸多個無提交回收數據的住宅,他引述部分住宅稱,由於回收物太少,回收商不願收集。他又提到,不少居民將垃圾胡亂丟在回收桶,單棟住宅難有額外人手清理及分類,有違計劃分析住戶回收情况的用意,冀當局主動了解困難及支援;據他觀察,大部分市民選用「綠在」或設有「綠綠賞」的智能回收箱回收,少用住宅及街邊「三色桶」,認為覆蓋率單純計算前者更準確,冀政府善用資源拓展「綠在」網絡,「有八成(覆蓋率),但大家都無用、當垃圾丟棄,是完全無作用」。

綠惜地球環境事務主任陳霆軒亦質疑「你有回收桶,實有數字,為何交不到?」他建議政府抽查無提交回收量的住宅實際情况,考慮在有關地區增加「綠在」網絡,甚至立法強制「三色桶」必須用作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