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灣區熱搜:撿城中村「垃圾」 記外來工印迹 藝術家16年走訪穗20處 辦「博物館」推文化傳承

發佈於

【明報專訊】在廣州市海珠區怡樂社區,有一個「撿來的博物館」。牆外貼滿藍色鋁製門牌,館內陳列着舊式擺鐘、貼紙相等展品,由藝術家陳洲和張曉靜夫婦歷時16年從廣州多個城中村改造現場收集回來。陳洲接受本報訪問表示,廣州的發展離不開住在城中村的外來務工者,希望藉展覽呈現城中村歷史,呼籲更多人關注城市發展中的文化傳承。

明報記者 司徒聰穎

51歲的陳洲出生於安徽,妻子張曉靜則來自江蘇。二人皆從南京藝術學院畢業,雙雙考入法國斯特拉斯堡高等藝術學院。2007年,陳洲和妻子一同來到廣州,「當時中國的當代藝術氛圍濃郁,我們就決定回國發展」。陳洲表示,選擇廣州因離香港近,而香港是比較開放的城市。不過他笑言,來了廣州之後赴港次數其實不多。那時候張曉靜成為廣州美術學院教師,陳洲還沒找到工作,經常去美院宿舍附近的村子散步,發現當地歷史十分特別,一發不可收拾地「撿垃圾」,成為專注城中村的獨立藝術家。

上輩赴美打工行李箱 村民當柴燒

「有次閒逛的時候,看到有個老頭在砍一個木箱燒水,我覺得這個箱子很有歷史感,拍了張照片回去,一查才知道是『金山箱』。當我再過去的時候,已經被他們砍完用來燒水。」陳洲表示,金山箱是老一輩人當年去美洲打工時所帶的特製行李箱,但村民不當回事。「我還撿了幾個皮箱,有一個還掛着一個小牌,寫着美國唐人街的地址。」陳洲又說,「有次看到一個牌位上寫着小楷,我喜歡書法,覺得好漂亮。撿回來那天我太太非常害怕,還做了個噩夢,然後把我罵了一頓,我就把它送走了。」他笑說,「自己就是因為閒的。」

談話間,陳洲帶着記者在屋子轉悠,一側牆上掛有一張張老照片,是村民在拆遷時遺留下來的;旁邊桌子上擺着各類物品,經書、貼着「雙喜」的鏡子、寫着「香港一九九七」的彩色陶瓷擺件;屋子中間的柱子,放有白底紅字的出租屋牌子——是陳洲最開始收集的物品,以及掛着各式擺鐘,有些還能走動,有些已經停留在當時的時間,「有一個居民家裏有好幾個鐘表,每個都不準的,就送一個過來」。

民國時期印花稅票 飛機高樓作圖案

陳洲又翻出一大堆箱子,裏面的物品繁多且零碎,有一本日記,寫着一個女孩對另一女孩的愛慕之情;已經泛黃的賣契紙、土地所有權狀、土地房產所有證,陳舊氣息撲鼻而來,「我還撿了民國時期的印花稅(票),夾在居民身分證裏面。這個很有意思,國民黨和共產黨追求的是一樣的,(印花稅圖案)全部是飛機輪船,高樓大廈,說白了是今天要建設的樣子」。

這些在別人眼中不值錢而拋棄的物品,在陳洲眼裏是充滿歷史價值的寶貝,帶着外來務工者群體的痕迹和故事。他拿起一塊小圓鏡跟記者說,「有次遇到一個外語專業畢業的山東女孩,可能有點淘金夢,她在廣州城中村裏生活,賣女性的裝飾品、內衣。她媽媽把自己的結婚禮物,也就是這個小鏡子送給她。當時我在收集物品,便對她說應該有一個城中村博物館。她聽到我的想法後,就把鏡子送給我。」陳洲深受感動,現在每次有人來參觀,他也會介紹這面小鏡子。

16年間,陳洲和張曉靜走訪最少20個城中村,包括林和村、冼村、官洲、楊箕村等,「廣州就是個農村,這裏是村,那裏也是村」。這些收集來的物品更多時候塵封在張曉靜的工作室,由於太多也丟棄過一些。陳洲一度想自置物業做博物館,因開支太大作罷。直至去年,廣州公益慈善書院做社區共建項目,與二人一拍即合,怡樂社區文化藝術館免費借出地方給他們展覽,於今年開展,定名「撿來的博物館」。

偕村中孩子拼湊「康樂龍」 紀念海珠製衣村

如今陳洲不再像以前那樣「瘋狂」收集物品,但仍在做城中村相關的藝術作品。這段時間,陳洲與身邊朋友及城中村一些孩子一起用布料製作了一條「康樂龍」,紀念將要改造的海珠「製衣村」康樂、鷺江。「康鷺村裏面是服裝業加工業中心,是改革開放後,大家一起打拼、自己發展起來的一種商業模式。他們互相幫助、提供服務,享受市場經濟帶來的好處,我覺得很有意義。我們就用布料做成一條龍,把布頭、選布料的色卡拼得像龍的鱗片一樣,把康鷺村裏面的一些商店名稱寫到布料上,目前在美院的咖啡廳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