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中國

解決「卡脖子」降成本 北工大研3國產高新技術

發佈於

【明報專訊】近年來中國高校為解決各項「卡脖子」問題做出了各項努力。北京市委宣傳部會同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昨天(7日)舉行的「聚焦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主題採訪中,北京工業大學研究員介紹了3項突出的高新技術,稱打破歐美、日本等技術壟斷,實現了國產化進程。

涉機械人激光器傷口修復

「RV減速器」主要應用於工業機械人的關節,每一個工業機械人的關節位置都需要一個RV減速器,因此一個工業機械人大概需要3至6個RV減速器,也在工業機械人中佔據了最高的成本份額,約佔總成本的35%至40%。

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副教授紀姝婷(圖,明報記者攝)介紹,減速器以往全部採用國外機牀,售價高,且供貨周期長,而國產減速器生產成本高,一直受制於國外。中國機械人的安裝量在10年內增長了12倍以上,目前佔據了全球總安裝量的52%,對RV減速器的需求十分旺盛。為打破壟斷,團隊開始研發RV減速器,解決了擺線齒輪齒廓設計這一關鍵核心技術,並完成產業化生產。目前此項技術產能已達15萬台以上。

此前進口德國機牀,一台機牀價格達1,000萬元(人民幣,下同)。國產化後,每台機牀售價為300萬元。國外進口刀具一個需7萬到8萬元,國產化之後價格降至2到3萬元。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研究員秦文斌介紹,高功率激光器應用在工業、國防、通信、醫療等領域,是國家戰略技術,也是西方國家限制出口技術。團隊自2000年展開高功率半導體激光技術研究以來,相繼突破了高亮度半導體激光晶片外延與製備、器件封裝、光束整形與合成、光纖耦合及系統集成與工程化等全產業鏈關鍵技術,實現了激光器全國產化,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團隊開發的短波激光器主要用於國防工業,勻光激光器也形成系列化產品。

此外,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馬雪梅團隊在創傷救治領域原創性地發現氫氣引發全新的癒合方式,對傷口的修復效果大幅優於現有敷料。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