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國際

安倍谷經濟放寬標籤 議員質疑種禍根

發佈於

【明報專訊】小林製藥紅麴產品引發食安風暴,側面反映了近年日本保健類食品市場商機龐大和監管寬鬆引發的問題。有反對黨議員直指小林製藥事件或與「機能性表示食品」(保健食品的一類)標籤機制有關,批評現有審查過於寬鬆,呼籲修例以堵漏洞。

「機能性表示食品」審批寬鬆

在日本,食品類商品包裝禁標示「藥效」,然而隨着容易使消費者產生藥效期待的「健康食品」在市場氾濫,政府2015年調整保健機能食品標示制度,新增「機能性表示食品」標示,以和「特定保健用食品」、「營養功能食品」區分。這項改變源於時任首相安倍晉三尋求放寬須經國家審查許可的原有標籤制度,以擴大健康食品市場規模並減少中小企負擔。

對比「特定保健用食品」須經政府機關審查安全和功效,以獲得國家許可和官方標籤認證,當中手續繁複需時且金錢成本高昂,「機能性表示食品」只需商家向消費廳申報對健康有效的科學論文,標示攝取方法及注意事項,60天後便可獲准銷售,毋須經國家層面個別審查。據日本「藥事法DOT COM」(YDC)網站表示,對比特定保健用食品標籤1991年引入以來,至2020年3月底僅認可1074款商品,機能性表示食品標示引入約短短9年間,便准許了3722宗申請。

人口老化關注健康 保健品商機巨大

日本保健食品市場除因人口老齡化,以及民眾日益注重健康迅速開拓外,也受益於「機能性表示食品」標示引入,不少大型食品公司乘機推出聲稱有助改善身體機能的機能性表示食品或產品。例如「消脂能量飲品」、「減肥朱古力」等。私人公司「富士經濟」最新市場調查顯示,初步估算2023年日本對「機能性表示食品」的市場規模高達6865億日圓(約355億港元),按年增長19.3%,預期今年更將進一步擴大至7350億日圓(約380億港元)。

在野立憲民主黨參議員辻元清美昨表示,上述放寬食品安全規制為健康食品創造商機,作為「安倍經濟學」成長戰略一環,政策構思至推出時亦曾遭批評,外界質疑該政策是今次於小林製藥保健食品安全事故成因之一。鑑於死者正持續增加,辻元促請現岸田文雄政府盡快着手修正目前寬鬆的制度,防止同類事故。

(日本經濟新聞/日本農業新聞/藥事法DOT COM/Foodaily每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