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中國

人流孵化生意 有早餐有理髮有小販

發佈於

【明報專訊】馬駒橋就像散工池,有人找到工離開,有人加入找工,現場清晨5時過後,聚集人數始終保持至少五六百。「流量」也孵化出其他生意,有小販賣包子、雞蛋,三數元的早餐,提供打工能量來源;有人放下小櫈子,手持電剃刀和梳子,紮馬步繞着顧客,做起10元理髮生意;也有工友賣充電器、手套等小物件,生意比較一般。

「手套手套,手套手套。」穿着工作服的劉姓中年男子,在人行道上攤開一塊塑料布,放上幾疊勞工手套出售,賣2元一對。他從甘肅東部平涼市來京闖蕩數年,自稱最多時一天能賣20多對手套,不過記者採訪當天,他站了一個小時才賣出兩對。

劉說,賣手套只是副業,「不掙錢,靠賣這個(生活)我早餓死了」。他展示工作服胸前標識,稱自己在汽配廠做長工,把廠方派發的手套攢下來,拿出來變現,每天賣到早上6時多就要收攤,因為8時上班。劉目前月薪7500元,在馬駒橋租了一個開放式套間,每月550元。他以為記者初闖馬駒橋,沒有落腳地,不斷說「今晚別走了,等我(下班),到我那裏睡,行不?」

勞務市場天光變生活社區

隨着天色漸明,警察帶領村保安出來維持交通秩序。人群本來主要聚集在十字路口,逐漸散開到百米街道各處。站了一晚的人們壓腿、伸展,馬駒橋由勞務市場,變成了生活社區,半夜寧靜被人聲嘈雜替換。聊天時「活少」是高頻詞,「明天兩會就結束了」是互勉語。國家殿堂裏的兩會代表委員們正在為工農生計殫思竭慮,大家似乎體會不到。

當黃澄澄的太陽掛在屋頂時,人們或三三兩兩踱回城中村蝸居,或繼續等着找晚班工作,或就地曬着太陽睡着了。

(中國故事)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