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教育

病人數據過河 港大學者籲多考慮私隱

發佈於

【明報專訊】本港與深圳市政府正研究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便利兩地研究數據和樣本交流,包括臨牀生物樣本。香港大學協理副校長(研究)黃思齊表示,容許數據或樣本「過河」對研究當然有好處,但臨牀生物樣本不止包括從病人身上採集的樣本(patient sample),亦隱含病人資料,涉及私隱保障等各種問題,認同須「再考慮多少少」。

生物科研廿載 樂見今受重視

黃思齊亦是港大暫任生物科學學院院長,專注研究卵巢癌的擴散機理,不時要處理臨牀生物樣本。她稱現時涉基因的數據均不能轉移至內地或海外,而香港人口基數較小,可供研究的病例較少,「倘需要更多病人數據支持,其實內地是多的」。

今屆政府預留100億元推動生命健康科技發展,上月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提到動用60億元資助本地大學與海內外機構合作,設立「生命健康研發院」。黃思齊認為撥款增多必定有利本港科研發展,又稱生物科技領域所需的研究時間比較長,「一般技術也要好幾年才成熟,如果製藥就更加長時間」。

黃思齊畢業於港大,獲一級榮譽理學士學位及碩士學位,她1990年代負笈加拿大攻讀博士,至2002年返港並任職港大。投入科研路逾20載,她慨嘆本港一直不甚重視科研,樂見政府正增撥資源,學生可受惠,「其實很多學生都有興趣做科研的,亦幫助到研究工作者,可能最後其實是幫助社會,因為我覺得一個國家都頗需要科研,支持國家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