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國際

山本理顯獲建築界諾獎 關聯公共及私人空間 結合建築與環境

發佈於

【明報專訊】日本建築師山本理顯周二(5日)獲得有「建築界諾貝爾獎」美譽的普利茲克獎(Pritzker Prize),是該獎設立46年來第9名日本人獲該殊榮,他因致力建立公共區域與私人領域之間關聯,創建和諧社會而受表彰。山本認為建築形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友善街區,特別注重建築與環境的有機結合,並以建築空間影響人們行為的設計原則著稱,其代表作包括名古屋造形大學、中國天津圖書館,北京大型物業「建外SOHO」等。

普利茲克獎第9名日本人獲殊榮

普利茲克獎的評語指出,山本理顯將社區定義為「共用同一個空間的感覺」,摒棄業界長期以來將住房變成一種鄰里疏離的商品的狀態,相反他讓國際風格和現代主義建築藝術能適應未來的需求,在文化、歷史和不同世代的公眾之間架設起橋樑,讓生命得以蓬勃發展。山本的建築作品通過模塊化結構和簡潔形式,沒有對居民的活動作硬性安排,而是讓他們能夠以慣常、優雅,又充滿詩意和歡樂的方式來塑造自己的生活。評審辭讚揚山本「提醒我們在建築中,如同在民主制度中,空間如何塑造必須由人民來共同決定」。

山本建築作品遍佈日本、中國、韓國和瑞士等地,普利茲克獎編集的作品選包括了2022年的名古屋造形大學、2012年的天津圖書館、2004年的北京建外SOHO、2020年瑞士蘇黎世機場THE CIRCLE綜合體,2004年日本九州鳥栖市ECOMS鋁製房屋等。山本過往曾獲其他獎項作品也包括跟台灣建築師聯手規劃的桃園市立美術館母館。

山本理顯1945年出生中國北平(現今北京),成長並現居於日本橫濱,他曾試圖追隨在他5歲時離世父親成為一名工程師,終卻走上建築之路。

生於北平 作品遍中日韓瑞

17歲時他參觀位於日本奈良的興福寺,被象徵地、水、火、風和空佛教元素的五重塔所吸引。他曾說:「當時周圍很黑,但我仍能看到月色下的木塔,就在那一刻,我有了對建築的第一次體驗。」山本1971年獲得東京藝術大學建築專業碩士學位後,於1973年成立自己的事務所,他在職業生涯初年遊歷歐洲、美洲和亞洲多國後,總結出公共和私人空間之間存在「閾」(threshold)這一過渡區域的理念是普世的,後來其建築設計亦受到該理念影響。

山本得悉獲普利茲克獎後表示:「對我而言,認識空間就是認識整個社區。」他又評論目前流行的建築方法強調私隱,卻否定了社會關係的必要,指其實人們仍舊能在尊重每個人自由的前提下,在同一個建築空間內共同生活,「如同一個小共和國一樣」。

(中央社/普利茲克獎網站/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