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中國

社保金恐耗盡 社科院放風65歲退休

發佈於

【明報專訊】中共中央在2013年的十八大三中全會首次提出「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10年來討論不息,卻未見實質進展。國務院總理李強去年的人大記者會上稱「在適當時候穩妥推出」。中國社科院亦在去年底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23》指出:「延遲退休政策出台在即,65歲可能是調整後的最終結果」,被外界認為是中央將延遲退休拿上枱面,也就是在2024兩會嚴肅討論作鋪墊,預示中國人65歲退休的時代終於要到來。

老齡化加速 養長者負擔漸重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曾於2019年預測中國的社保基金到2035年有耗盡的風險,理由是因為急劇的人口老齡化。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2年底中國65歲以上長者人口近2.1億,佔總人口的14.9%,老年撫養比更達21.8%,即每100個勞動年齡人口要負擔21.8個65歲以上長者。老齡化問題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會加速發展。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羅守貴指出,中國最大的一波嬰兒潮在1962年的3年大饑荒結束後爆發,從1962年到1976年的15年間,平均每年出生人口達2421萬,這部分人口2022年起陸續年滿60歲,2022年是中國老齡化加速元年。

按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經濟學家李揚的分析,如果繼續現有的養老保險體系,到2023年全國範圍內養老保險就出現資金缺口,到2029年累積結餘將消耗殆盡,到2050年養老金累計缺口佔當年GDP的比例將達到91%。實際上一些地處中西、東北的勞動人口淨流出地區多年前已經進入養老金「收不抵付」的狀態。當局逐步提高統籌層次,至2022年實施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上撥下調,將發達地區的結餘資金用於填補欠發達地區的缺口。

全國統籌並不能從源頭上解決社保資金的困境。《2021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人數約4.8億,其中職工3.5億,離退休人員1.3億,意味著每2.7個職工要「養」1個退休長者。持續多年獨生子女政策在2016年中止,未能扭轉頹勢,內地新生兒數量屢創新低,2023年人口出生率為0.639%,自1962年來首度出現人口負增長。「4-2-1」(四個祖父母、兩個父母、一個孩子)的家庭結構在內地相當普遍,年輕勞動力贍養長者的負擔隨著時間推移只會愈來愈重。

退休年齡推後可以直接減少相應的養老金支出。內地現行法定退休年齡為男職工60周歲、女幹部55周歲、女工人50周歲,根據是國務院1978年頒發的文件,而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已從當時的65.9歲提升到2023年的78.6歲。中信證券政策研究首席分析師楊帆向「新京報」表示,預計2025年女幹部和女工人統一55歲退休,到2055年前後逐漸實現男女65歲同齡退休。

少5年退休金 享受人生時間縮

多年來一直有專家學者談論延遲退休年齡的緊迫性和必要性,這樣的言論每次出現總會在民間招致極大的爭議。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教授胡繼曄接受「新浪新聞」採訪指出,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用健康期望壽命來反映居民健康綜合情况,因此退休年齡不能無限推遲,必須在健康期望壽命之內。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2019年中國人期望壽命77.4歲,健康期望壽命只有68.5歲。對於普通長者,延至65歲退休,除少了5年的退休金收入,亦意味可以趁行動靈活享受人生的時間大大縮水。

台學者:權貴佔用資源過多

台灣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師柳金財在「關鍵評論網」上刊文認為,內地退休金制度除了「未富先老」,還有「權貴佔用資源過多」。一般指從行政部門、事業單位等(內地俗稱「體制內」)退休的人士待遇優於他人。據統計,2023年10月全國企業退休人員月均基本養老金約為3800元(人民幣,下同),全國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約為5800元。如果按照養老金替代率,即養老金與退休前薪酬之比率來看,社會普通退休人士的替代率低於國際勞工組織建議的最低55%,「體制內」退休人士的替代率則一般超過80%。

城市和農村亦存在明顯差異。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2021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支出3715億元,實際領取待遇1.62億人,平均每人每月領到養老金約191元。同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5.65萬億元,參保離退休人員1.32億人,人均每月可領3577元。

聯國報告指福利助刺激消費

習:慎防墮養懶漢陷阱

在經濟下行、面臨通縮的背景下,拉動中國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中的投資受制於地方政務債務和房地產危機;出口需面對充滿變數的國際環境;消費則關乎中央一再強調的「信心」。聯合國2018年公布的《社會保障現狀報告》指出社會保障能刺激需求和消費,在經濟衰退期有助於經濟復蘇和就業。2021年開始「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如今已是2024年;習近平同年在《求是》撰文稱「堅決防止落入福利主義養懶漢的陷阱」,子落何處仍未知。

(2024 兩會前瞻 系列三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