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徐楓:外資撤離背後 對「中國經濟基本面」的客觀解讀

發佈於

【明報文章】2023年中國GDP(本地生產總值)增長率為5.2%;但對於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有外國學者提出質疑。2023年前,顯性的疫情管控,人的流動性降低,帶來隱性的消費管控,「人氣」下降、投資信心下降等問題,是確定性的事實。

惟中國經濟基本面是真實「向衰」,還是潛在「向好」?可以從需求端「三駕馬車」投資、消費、淨出口3個層面來客觀分析。

中國實體經濟的「底盤」

一、大消費是2023年中國經濟確定性的事實,是GDP增長的主動力。

「網絡+」大消費市場全方位、全時段開啟,是確定性的事實。「買買買」硬消費體現在大數據層面:2023年中國快遞業務量1320.7億件,增長19.4%,業務收入增長14.3%。同時,在逾10億個移動支付端的隱性消費上,「眼球經濟」(流量消費)崛起。文娛產業通過大數據「流量」動態調整,搶抓市場紅利。流量消費可以低成本篩選出真實消費群體,基於搜索偏好的大數據,商家以「0元」等成本引流、「吸粉」,匯聚需求群體,再精準化篩選真實消費者。

大數據流量加持下,消費突破了空間與時間限制,全天候「不打烊」。2023年影片分享網站bilibili月均活躍用戶3.41億;抖音、快手等持續豐富電商賽道;拼多多、淘寶等大平台均實現增長。尤其是拼多多的拼單模式,形成了規模化購買力,放大了消費能級,引導各平台開啟普惠消費,普通民眾成為消費中堅力量,契合了當下製造業的供給現狀。這是中國實體經濟的「底盤」。

2023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向弱,與之直接、間接相關的商品需求收縮,猶如經濟主動脈受阻。但市場可以重構造血通道,通過毛細血管分流,化解系統性的風險,例如新商業模式(淄博燒烤、哈爾濱迎接南方「小土豆」等)的出現,其後續紅利效應鼓勵更多的創新在消費端持續開啟。「idea」的創新,成本低、頻率快,只需重組資源即可。

另外,房地產的市場騰挪空間較大。受困於地產端的產業長期將實現市場分流,大基建分流建築業原材料;以租代售分流滯銷的房產;消費升級帶動家居類產品銷售。產業分流需要「陣痛」,順應需求的變化而實現。

絲路電商開啟貿易通道

二、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貿易增長,是2023年中國外需市場確定性的事實,是GDP增長的強動力。

中國海關淨出口數據表明,中國對外貿易平穩且微漲,其中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貿易規模和佔比,達到最高水平。在出口結構上,一是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宗商品,二是附加價值較高的製造業產品,如機電、電動汽車、船舶、家用電器等。2023年中歐班列開行數量與貨物標箱發送,分別增長6%、18%。惠及到普通消費者衣、食、住、行、用各個生活細節,是外需市場普遍需求的大宗類、民生類產品,是中國製造業的主流。這種底層邏輯,是中國對外貿易堅實的「底盤」。當前,「絲路電商」開啟了雙向貿易通道,「買全球、賣全球」的大消費正在拓寬。

綠色發展問題,一定是先「有」,才能提及「高質」。共建一帶一路中,發展落後的國家需要先解決基礎建設、基本衣食住行需求,方能逐步進入高質量發展。例如不具備發展清潔能源的國家,只能先建設水電或火電基礎設施。若為了綠色化目標而摒棄一般製造業,許多國家的民眾將返回工業化之前的生活。

融資需求不足 乃現實困境

三、資本投資層面,信心缺失與市場受阻是2023年中國投資市場確定性的事實,是阻礙GDP增長的困境。

2024年中國貨幣政策為「通脹預期目標制」,寬鬆的節奏更加平穩。中國在基建領域將會直接「輸血」;基建項目投資大、周期長,非一次過貨幣「放水」。並且,在宏觀領域裏,長期內「通脹與失業」兩者不存在替代,市場「無形的手」會解決經濟的失衡態,「自然態」主導再平衡是根本。

外資層面,2023年中國仍是全球投資熱土,新設外商投資企業5.3萬家,增長39.7%;實際使用外資1.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下降8%,規模仍處於歷史高位。減少的外資,一是一般製造業,投資外移至東南亞等;二是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下降13.4%。中國服務業目前外資准入限制較多,開放程度在逐步提高。高技術製造業、科技成果轉化等領域,仍是外資熱點。

儲蓄層面,2023年中國居民總儲蓄達到137萬億元。儲蓄端匯集流動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對民生的擔憂。

綜上,投資市場流動性充裕、融資需求不足,是市場的現實困境。需要確定性的預期,這是投資與消費持續增長的「精神底盤」。

需精準施政 適應消費分級趨勢

結論:經濟發展大方向,長期看好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目前是短期結構性的調整。未來出路:一是科技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並行驅動;二是就業問題,國有經濟、民營資本與外資、小微經濟體,互為補充,穩就業;三是將城市消費引導至鄉村振興等領域;四是進一步分流、化解房地產風險。總之,需要精準施政,適應消費分級的趨勢。

聽風八百遍,才知是人間。對於宏觀經濟的調整,需要增強政策韌性。中國正在不斷試水、調整。基於發展的經驗,有理由相信中國政府有信心、有能力,引領經濟穩健前行。

作者是北京聯合大學商務學院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徐楓]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