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走塑餐具供應商 近兩成用含膠塗層 環保署:確保多替代品、不礙回收 回收業促長遠規管

發佈於

【明報專訊】為從源頭「走塑」,政府4月22日起實施首階段管制即棄膠餐具,「初心」是原則上全走塑,但管制計劃容許的替代品有近兩成供應商用「水性塗層」製造餐具,即含塑膠成分。環境學者稱「水性塗層」塑膠含量較少,作為過渡替代品可接受,但大前提是建立回收渠道,避免塑膠進入大海成為微塑膠。有廢料再造業者認為長遠要研究應否將「水性塗層」一併納入管制。有環團促當局向市民釐清水性塗層的特性,如盛載熱飲會否釋出微塑膠。環保署回應稱,水性塗層可用於紙製容器,由於塗層分量少,不影響回收,容許使用亦可確保市場有更多替代品選擇。

明報記者 馬耀森

新興「水性塗層」 入海成微塑膠

行政會議成員、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林正財早前接受本報專訪稱,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前身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曾研究發現,除了傳統塑膠,可降解塑膠亦有塑膠成分,落入海洋會產生微塑膠,「可降解塑膠不代表解決問題」,至於新興物料水性塗層,他說委員會當時未有研究,但他同意受規管即棄餐具不應有塑膠成分。

首階段管制即棄膠餐具禁止銷售即棄發泡膠餐具,以及禁止食肆向堂食顧客提供即棄膠餐具,另對即棄膠餐具的物料亦有規定,除禁售以傳統塑膠製造的餐具(如發泡膠、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其他如氧化式可分解塑膠、生物降解塑膠(例如聚乳酸(PLA))等同樣納入規管,但不包括植物纖維及只作為添加劑的物料(如黏合劑)。

環保署就管制計劃推出專題網站「截塑」,除了管制詳情,亦設立「綠色餐具平台」,供合資格供應商及餐具產品登記,「讓飲食業界及市民可更好地掌握市場所提供的不同選擇」。

被問到「水性塗層」可能含塑膠成分,環保署回覆稱,「『水性塗層』一般常用於非塑膠的紙製容器,例如杯、盒、碗等,以提供防水防油功能。」而由於這類紙製容器的水性塗層分量少,且性質與油墨等的添加劑相似,不影響紙製容器可回收性,故水性塗層的紙製容器屬新法例下容許的替代品,亦可確保市場有更多替代品供業界及市民選擇。

環團促政府講清塗層特性

環保署表示,現時「綠色餐具平台」共有45間餐具供應商登記,當中8間登記的產品為「水性塗層」紙製產品。本報翻查多家供應商的網頁,有供應商稱「以水性塗層代替以塑膠PE、PP及PLA塗層的產品」,但無進一步披露產品成分。「綠色餐具平台」網站顯示,如要申請成為合資格供應商,需附上物料測試報告或證書,如屬水性塗層產品,需符合中國造紙協會的標準或歐盟的可回收標準。

綠惜地球助理環境事務經理陳永傑表示,「水性塗層」是近年新興物料,用作生產即棄膠餐具,以代替過去聲稱以可降解物料製造的餐具如「生物降解塑膠」、「氧化式可分解塑膠」及傳統塑膠等,成為即棄膠餐具的出路。陳永傑認為,市民單憑「綠色餐具平台」載列供應商自行提供的有限資料,難判斷產品是否完全「走塑」,可安全使用,促當局向市民釐清「水性塗層」的特性,例如盛載熱飲會否釋出微塑膠。

學者:含量遠遜「降解膠」 過渡可接受

城大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梁美儀表示,目前廣泛應用的塑膠塗層如「生物降解塑膠」PLA,當中的塑膠成分與其他物料如紙及纖維混合,難分類回收,若落入堆填區數百年也不能分解,會變成微塑膠。至於近年興起的「水性塗層」屬化學聚合物,塑膠是其中一種物質,可回收及再造,用完可利用機器將紙及膠分離,成為可回收物料,若焚化更可轉廢為能。他稱「水性塗層」雖有塑膠成分,但含量遠低於可降解塑膠,作為過渡替代品可接受。

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會長劉耀成表示,「水性塗層」含塑膠,否則難防水及防油,不過含量較少,結構與近年廣泛應用的「生物降解塑膠」不同,理論上可回收及打紙漿,但要將塑膠隔篩出來及收集,否則塑膠可能隨水冲走,最終落入大海,形成微塑膠。劉耀成認為即棄餐具「有膠就應該禁」,不過估計政府希望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製品,會有更多替代品應市,作為過渡產品可接受,但長遠應研究是否將「水性塗層」一併納入管制。

(城市保育)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