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3類空氣污染回升 環署:正常 部分污染物追近疫前 環團籲勿輕視

發佈於

【明報專訊】環保署昨公布2023年香港空氣質素情况,隨着新冠疫情後經濟活動復常,空氣污染物排放量回到正常水平,部分污染物較2022年微升1至2微克/立方米不等,但整體空氣質素仍是回歸以來第二佳。團體「健康空氣行動」表示憂慮,稱部分污染物的年均濃度大幅反彈,並追近疫前2019年水平,署方不應輕視;又指臭氧濃度近年趨升,其中塔門監測站最高,促當局盡快公布落實本地及區域方案應對臭氧升勢。

2023年一般監測站數據顯示,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微細懸浮粒子(PM2.5)及二氧化氮,均較2022年增1至2微克/立方米,升幅介乎3.2%至8.7%;而二氧化硫和臭氧則同減1微克/立方米。至於路邊監測站,5類污染物全升1至3微克/立方米不等,升幅介乎3.1%至25%。

去年空氣質素回歸後第二佳

環署:部分反彈因疫後復常

環保署助理署長(空氣質素管理)蕭智慧解釋,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整體社會活動和污染物排放量下降,空氣質素是回歸以來最佳一年;而去年雖輕微上調,但仍屬正常現象,可視為短期波動,不影響長期整體空氣質素改善趨勢。他說政府正推行各減排措施,包括推廣新能源汽車等,很有信心空氣污染水平會持續下降。

未來工作方面,蕭稱政府正準備收緊22種建築漆料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含量限值,並擴大其管制至7類清潔品;收緊本地供應船用輕質柴油及工業柴油的含硫量上限至0.001%;限制氫氟碳化物(HFCs)的生產及進出口,以及限制市場的「高全球升溫潛能值」產品和設備供應。

此外,去年平均臭氧濃度為每立方米58微克,按年跌1微克,但近年呈上升趨勢;當中塔門監測站錄得每立方米73微克,為本港最高。蕭智慧稱,臭氧在沒有其他污染物消耗下,濃度反而愈高,屬正常現象。他說,當局剛與內地完成為期3年的大灣區臭氧研究,已掌握初步區內臭氧成因和傳輸特性數據,粵港澳三地政府將加強有關污染物的減排和治理工作,暫未有具體計劃時間表。

環團:臭氧濃度高 須區域減排

健康空氣行動行政總裁馮建瑋稱,去年部分污染物的年均濃度已回升近疫前水平,當局應該警惕並採取更有力措拖以改善空氣質素;另外,2023年一般監測站的年均臭氧濃度是自2011年以來第三高,當中臭氧濃度最高的塔門監測站反映區域污染,他表示當局應該盡快公布2025和2030年區域空氣污染物減排方案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