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許健生:馬斯克BCI突破 業界卻憂心

發佈於

【明報專訊】Neuralink這家由創科界巨人馬斯克(Elon Musk)創立,希望能夠革命性地推進腦機界面(Brain Computer Interface- BCI)發展的公司,根據馬斯克於1月29日發布的一條推文,已經首次將一個「讀腦」設備植入了人類大腦內。

馬斯克於1月30日在X平台所發的原文,全文約有6000萬人曾閱讀:The first human received an implant from @Neuralink yesterday and is recovering well. Initial results show promising neuron spike detection.

首在人體植入芯片欠透明度

BCI能記錄並解碼大腦活動,今次以真人臨牀試驗目的是讓嚴重癱瘓的人能夠僅憑思考就能控制電腦、機器人手臂、輪椅或其他裝置。除了Neuralink的設備之外,其他設備也在開發中,有些已經在人體中進行測試中。神經技術研究人員對Neuralink的人體試驗持謹慎又興奮態度。荷蘭烏特勒支大學醫學中心神經科學家兼國際BCI協會主席Mariska Vansteensel表示,希望看到Neuralink今次的臨牀試驗能夠證明它在人類上使用的安全性,並且在偵測腦信號質量的準確性及持續發展性。

但是,科學界對於首次在人類植入芯片測試欠缺透明均表示憂慮。除了馬斯克的推文,沒有證實試驗已經開始的確切信息。有關於試驗的主要公開信息只有邀請志願者的測試研究手冊。英國牛津大學神經工程師Tim Denison表示,這缺乏諸如在哪裏進行植入和試驗的確切結果等詳細信息。在科學界,研究報告公開刊登並給其他研究人員核證是一個「行業常規」行為。但又可能這樣想,就是因為馬斯克不以「常規」而行,所以才屢屢獲得驚喜突破。

測試沒在美官方資料庫註冊

根據外電報道,今次的臨牀測試沒有在ClinicalTrials.gov上註冊,這是一個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策劃的在線資料庫。許多大學要求研究人員在研究參與者入組之前,必須在這類公共資料庫中註冊試驗和其方案。此外,許多醫學期刊將該註冊作為發表結果的出版條件,這符合旨在保護臨牀試驗志願者的倫理原則。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費利蒙的Neuralink,沒有回應媒體為何沒有在該網站註冊試驗。

Neuralink晶片與其他BCI有何不同?Neuralink目標是單個神經元的活動,這需要穿透大腦的電極。其他公司正在開發放置在大腦表面可移除的電極,來記錄由神經元群體產生的平均信號。長期以來,神經科學家們一直主張,需要單個神經元的數據來進行複雜的思維解碼。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平均信號可以允許解碼複雜的認知過程,如內心獨白(Inner speech)。而位於紐約市的公司Synchron已經證明,一種低帶寬的表面BCI,可以提供基本但可靠的智能手機控制。

像Synchron系統一樣,Neuralink系統是完全無線植入。這是首次對於記錄單個神經元的BCI,之前的這類系統必須透過頭骨中的端口與電腦物理連接。這增加了感染風險並限制了現實世界中的使用。就在馬斯克發布今次臨牀實驗訊息不久,幾家中國公司也在幾天內發布了他們在該領域的進展。

神經科技公司腦虎科技NeuroXess總部位於上海,其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彭雷在與馬斯克同一天發文表示,該公司已經在一年前完成了首例短期臨牀植入。

實現無線植入 防感染使用便利

NeuroXess在去年上半年植入了3個BCI,並實現了單個神經元尖峰記錄、語言解碼及合成,及患者大腦處理語言區域的實時定位,這可幫助外科醫生在保留關鍵大腦功能的同時切除病變。

清華大學的科學家與北京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的團隊進行了一項臨牀BCI試驗,這所著名大學在1月31日的網站上宣布,該團隊採用了微創手術,在大腦硬膜外空間放置了一種名為Neural Electronic Opportunity的BCI,該裝置由清華大學的洪波教授開發。筆者認為雖然今次Neuralink臨牀實驗雖欠缺透明,但根據馬斯克過去從失敗中成功的往績,今次臨牀測試結果是令人興奮的。現在的問題是要看哪種方法在安全性、信號質量、耐用度、用戶體驗方面表現最佳及最重要為成本控制,一個普羅大眾能接受的價錢才能令更多有需要的人受惠。

筆者同各位明報讀者拜個早年,大家龍年行好運,好時日日來。恭喜恭喜。

香港電腦商會前主席及WebX產業聯盟召集人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許健生 前沿科技]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