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葛鴻雲:「金融中心遺址」? 再論香港特區的「一國兩憂」(下)

發佈於

【明報文章】2015年3月港交所發布的《個人投資者調查2014》顯示,本港成年人口的36.4%,即逾226萬人是證券投資的散戶,一般持有20萬元的股票、4家不同公司的股票,一年交易6次,每次交易金額為5萬元。另外值得關注的是,71%散戶只通過銀行帳戶買賣證券;而在網上交易股票的散戶有78%只通過銀行交易。

散戶港股交易費居高不下 原因值得深思

過去10年,新興的網上交易券商多了不少,交易費也便宜許多,但銀行仍是本地散戶交易港股的最主要平台。去年9月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發表了《零售投資者研究》,報告顯示所有的投資產品裏,股票最受散戶歡迎;而銀行相關的交易平台,包括移動程式、網上平台和電話下單,仍是最受散戶歡迎的交易途徑,其使用率為69%;券商的平台使用率為43%。而使用券商移動程式的投資者有96%是因其低交易費用;友善的界面及可以跟其他投資者交流,則是另外兩大主要原因。

同時值得留意的是,全世界主要金融市場的散戶交易費都在下降。以美國為例,其證券交易費用,筆者記憶所及,2008年金融海嘯前每筆交易約13美元,但之後數次下調,現在交易費已近乎為零。而香港銀行的證券交易費用,幾家大銀行卻從來無減過。換句話說,十幾二十年來,散戶的港股交易費其實一直居高不下,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香港金融市場是否也應善待散戶?事實上,散戶是不可忽略的股市中堅力量,姑且不說在A股市場散戶佔總成交量八成以上、於韓國佔總成交量五成以上,在香港,本地和非本地散戶於2020年共佔15%成交量,2014/15年度高峰期曾佔27%成交量,是交易大戶。即使在機構投資者天下的美國,散戶的重要性,於過去10年也得到明顯提升,其交易量佔比也由過去的10%升至現在的20%。學術研究也顯示,散戶並非純粹的噪音製造者,他們的交易信息也有含金量。譬如有A股市場的研究發現,投資金額較大的散戶能夠正確預測未來股價走勢,有能力在交易中反映其獲悉的公開信息。

交易平台簡陋 談何競爭力

接下來要問的問題是:這些年銀行提供的證券服務有提升嗎?以交易平台為例,筆者用過其中兩家大銀行的交易平台,簡陋之外,交易收費也不透明,想查一筆交易究竟收了多少交易費用卻沒有明確顯示,需自己計算才能估算個大概;下單方法很少,可以限價下單的期限很短。整體而言,連教學用的模擬平台都不如,試問這樣的證券服務有何競爭力可言?

基金業巨人John Bogle曾在2005年《金融分析師學刊》上批評美國的基金業,在過去60年並無進步,其中有兩點尤其值得關注:其一,基金業規模增加逾千倍,按規模經濟而言,基金收費應大幅下降才對,而事實卻是收費大幅提高,投資人沒有受益於規模經濟;其二,最大規模的基金大部分由大金融集團擁有,這不利於基金業發展,包括向基金投資者提供創新和更優質服務。畢竟,基金只是銀行龐大生意裏的一部分,也不是其重點,銀行當然不會投放太多資源去經營發展,當然也不利基金業長遠發展。

強積金基金收費高昂

由證券交易的收費,筆者想順便談談同樣高昂的強積金收費,因這個涉及面更廣,與每個打工仔的福祉有關。在所有基金裏,指數基金的收費應最低,原因很簡單:指數基金是被動管理,不需高薪的、主動管理的基金經理,而且基金交易極少,理論上只要指數成分股不變,基金便不需做任何交易,與主動管理的基金相比,交易費極少。眾所周知,盈富基金是最大的恒指基金,即使在當下股市低迷之時,市值仍過千億元。盈富基金的年度開支,包括管理費和信託人費等,約佔總資產的0.08%。盈富基金成立至今,其表現非常貼近恒指,追蹤誤差極小。但收取強積金管理費後的盈富基金,則是另一回事。

筆者在網上找了兩家由強積金管理的恒生指數基金做比較,以本港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所管理的恒指強積金為例,截至去年6月底,其10年累積回報為15.75%,而同期恒生指數回報為25.84%,兩者相差逾10個百分點。另一間美資資產管理公司的恒指強積金,則直接投資盈富基金,其10年期累積回報為8.72%,同期恒指回報為27.78%,兩者相差逾19個百分點,差距驚人,不知何因。

若以過去3年累積表現看,前者落後恒指1.65%,後者落後恒指2.31%,主要由強積金公司的管理費造成。管理費應是最低的指數基金已是如此,何况其他主動管理的基金?

如何增加股市流動性,政府委任的顧問團隊及坊間已有不少建言,筆者才疏,無法提供其他良策,所言皆是小事。但筆者相信涓涓細流終能匯成大海,任何細小的進步都有助加強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2023年確是香港金融市場困厄之年,但也不是唯一的年份。過去數十年香港股市經歷了1973年股災和石油危機、1987年美國股災、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3年SARS等打擊,我們最終也走出黑暗隧道迎來光明,實在不宜因短期挫折而妄自菲薄失去信心。所有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要素都在,同時所有的挑戰也在,我們要做得更好才行。

(編者按:上篇刊2024年1月9日《明報》)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金融學系高級講師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葛鴻雲]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