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醫療儀器欠規管 消委籲購買前睇清保養條款

發佈於

【明報專訊】消委會去年接獲74宗有關醫療儀器的投訴,涉及商戶出售過期產品、保障範圍不足,以及回收有健康風險儀器組件延誤等,所涉金額由數十至數萬元不等。有長者購入助聽器後數月耳機脫落,惟重造耳機需花萬元;有呼吸機因涉致癌物需回收,卻因「水貨」而時隔兩年才獲更換。消委會提醒消費者,購買醫療儀器前應注意產品保用及保養條款,並妥善保存收據等憑據,亦期望政府設立更嚴謹規管制度,確保市場上醫療儀器更安全和可靠。

消委會引述投訴個案稱,有長者花約2.8萬元購買助聽器,使用數月後一邊耳機鬆脫遺失,家人認為是產品質素問題,惟保用範圍不包括耳機外殼及配件更換,遂向銷售商投訴保障範圍不足,並要求免費重造耳機。銷售商指接駁位置鬆脫應盡快聯絡職員檢查及調校,若重造耳機需收費一萬元。

助聽器外殼沒保養惹爭端

消委會介入後,銷售商同意安排新耳機及重造耳模,但索取1860元行政費,家屬不接受,消委會建議投訴者考慮諮詢獨立法律意見,再決定是否向商戶採取行動。

本港現時並無法例規管醫療儀器,惟政府早於2003年7月推出《醫療儀器的規管》諮詢,並先後表示擬於2016/17年度及2018/19年度提交草案,惟至今對於醫療儀器的立法規管仍只聞樓梯響。

當局稱個案多不涉安全問題

醫衛局及衛生署昨晚發稿表示,已主動跟進消委會引述的投訴個案,除一宗涉「水貨」呼吸機零件回收安排外,其餘皆不涉醫療儀器的安全、品質和性能問題;自2019年至今衛生署共收到5宗「儀器管理制度」下表列醫療儀器投訴個案,惟調查後無證據顯示有品質問題。當局稱立法工作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將成立「香港藥物及醫療器械監督管理中心」籌備辦公室,規管醫療儀器將是該中心的工作範圍。

(消委報告)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