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由音樂到人生 Beatbox展SEN童潛能 歌手全職授課見證轉變 冀伙專家結合言語治療

發佈於

【明報專訊】初學Beatbox(節奏口技)時,他懷抱着對未來的無限憧憬;教授Beatbox,則希望改變他人命運。跟隨名舞蹈家每周20班舞蹈堂的一段經歷,讓33歲全職Beatbox導師Thomas遇見有不同特殊需要的人,目睹他們生活的困難與堅毅,自此教導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生Beatbox。他希望香港能結合Beatbox與言語治療,令Beatbox「不止是一個興趣班,也是一個能力班,可以訓練他們音樂之餘,還有做人」。

明報記者 潘明卉

Thomas自言非音樂專業出身,19歲才初次接觸Beatbox,沒想到從此開啟音樂旅程。他稱,儘管曾有升讀大學機會,但由於學費不菲,最後在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完成學業後,選擇兼職Beatbox導師,「那時候也很辛苦,我記得差不多一天睡四五個小時而已,然後又回去兼職」。

跟名師表演 接觸殘障

解自己心結 改變理想

一次偶然機會下,Thomas結識了改變他一生的老師——香港著名舞蹈家王廷琳。在擔任王廷琳助手的半年間,他每周隨老師跑20班舞蹈堂,接觸到有不同特殊需要的人,如傷殘、智障、自閉、抑鬱、精神病患等。這段歷程豐富了他的人生,使他變得更開放和了解不同背景的人,更放下原生家庭帶來的心結。

半年後,Thomas獲社工邀請到一所中學教導初中生Beatbox,「其實6年前,我根本都不知道SEN是什麼,那時社工跟我說『你平時也有教那些頑皮的學生吧,那你當頑皮多10倍就可以了』,然後我就膽粗粗答應」。

9年學生過千 一半SEN童

Thomas至今教學9年,其中6年教導SEN學生;學生人數過千,約一半為SEN。他說,雖然SEN學生較情緒化,隨時「跳掣」,「可以半小時是完全坐不定,永遠到處走,不停發出很多不同的聲音,不停問你問題」,但同時藝術、音樂及外語天賦卻異於常人。

學生擁抱送暖 非言說的愛

為了更深入理解SEN學生的內心,Thomas閱讀有關心理學的書籍,有空時還請教言語治療師,他不希望將課程視為興趣班,更盼成為「能力班」,於是耐心教導、訂立課堂規矩,以及鼓勵嘗試。他感嘆學生雖未能用言語準確表達情感,但每次下課時,他們總會默默為他送上溫暖擁抱告別,「他們是那種直接的、非語言的愛的表達,我覺得只有身為SEN(學生)的他們才能做到」。

在解決SEN學生課堂挑戰的同時,Thomas逐漸發現Beatbox有助改善語言溝通。曾有自閉症學生口肌能力很弱,「雪條棍都含不到」。他在教學之餘,觀察並提出需改善之處,讓家長跟進,沒料經過一段時間後,學生在覆診時突然能含住雪條棍,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Beatbox改善口肌說話

感動「第一次幫到傷殘者」

另一學生因腦神經問題影響口部肌肉,無法大聲說話,但學習3個月Beatbox後不僅音量提升,發音亦改善,甚至被話劇老師要求小聲一點,「我那時候真的哭了,因為我第一次真正幫到傷殘人士」。

展望未來,Thomas獲邀與言語治療師合作,本周開始固定觀察一個自閉症兒童小組,研究Beatbox對言語治療的成效,「這個是我最大的的榮譽,比以前拿獎更開心」。他全力推動Beatbox及言語治療結合的教學,並希望這種方式能在本港得到更多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