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港大研究:保聯匯增投資者信心 掛人幣可釀系統風險

發佈於

【明報專訊】香港實施與美元掛鈎的聯繫匯率歷40年,近10年不時有建議脫鈎或改掛人民幣。港大經管學院《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2024》指出,與人民幣掛鈎會有運作上的挑戰,處理不當或致系統性金融風險,又認為中美經貿摩擦雖削弱聯匯對本港的好處,但影響只屬暫時,此時堅持聯繫匯率反而堅固投資者對港元穩定性的信心。港大首席副校長王于漸認為,港元與美元脫鈎機率接近零,更稱願以身家打賭未來5年不會發生。

研究文章指出,若香港放棄聯匯,企業融資能力將面臨巨大限制,因外資債券投資者偏好以其本國貨幣發行的債券,即使歐洲、英國等地的發達國家,中小企也只能發美元債吸引投資者,現時美國主導國際金融體系,聯匯下港企同享以美元融資的優勢。相反若港元浮動,企業難發港元債吸引投資者,屆時發美元債融資成本會較高,小企業甚至處於無從選擇的困境。

脫鈎倘貶值一成 外債即增9000億

金融風險上,文章稱港元貶值時企業償還外幣債所需的港元便會增加,不利企業做生產、投資、融資等決策。現時美國以外企業只能有20%債務以本幣發債,其餘八成外幣債務需承受匯率風險,文章以2022年香港對外債務融資額1.5萬億美元(約11.7萬億港元)計算,一旦聯匯脫鈎將有1.2萬億美元(約9.4萬億港元)債務面臨貨幣風險,假設港元一年內貶值一成,以港元計算的外幣債總額便會增加9000億港元,相當於GDP(本地生產總值)的34%,產生系統性風險。

文章亦探討港元與人民幣掛鈎的可能,認為雖然掛鈎人民幣後港元市場流動性更佳,金融衍生工具更全面,但也容易成為更直接的投機目標,屆時政府要以更多外匯儲備維持港元幣值,以免在金融系統埋下隱患。

港大探討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未來,建議香港加強相對內地的現有優勢,如資本、資訊和人員的自由流動,並加強與內地腹地的聯繫;認為香港作為中介角色,應為內地與世界其他地區繼續開拓金融和經濟聯繫,並識別新興地區的潛在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