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工業意外頻生 彭一邦倡釐清個人責任 訂指引賦法律效力

發佈於

【明報專訊】去年本港發生多宗嚴重工業意外,惹社會關注如何加強建造業安全。俊和建築母公司、亞洲聯合基建行政總裁彭一邦接受本報專訪稱,現時法例下若有工業意外,主要懲罰公司或承建商,未來應釐清並加強執行個人責任;建造業議會已就4類較常發生致命意外的工作制訂參考指引,助釐清持份者安全角色及責任,長遠盼具法律效力。他透露,其公司正在吊運工作試行指引,列明各崗位責任和角色,倘未能履行便受罰。他又認為應着手推動建築設計安全,以減低風險(見另稿),亦要檢討工期短的問題。

彭認為,工業意外發生「很多時只是罰公司」或「集中看承建商責任」,但實際上分很多層次,由前線工人、地盤科文、安全管理人員以至老闆等。他說法例提及很多「概括性責任」,也非全部工作有實務守則,當發生事故時,法例有時未必有清晰準則釐清個人責任,「沒有準則的東西,你就很難去蒐證和檢控」。

公司試行吊運指引 不遵例會受罰

擔任建造業議會建造安全專責委員會主席的彭一邦稱,議會早前發表《香港建造業主要持份者角色安全及責任參考資料》,就吊運工作、搭建和拆卸棚架、電力工作、離地工作制訂指引,列明前線、管理層等的安全角色和責任,4類工作已涵蓋七至八成致命工業意外。

他希望業主、顧問和承建商按上述指引辦事,釐清個人責任並加強執行,長遠冀可化為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只有釐清責任,每個人才會做足自己的事,才可防止死亡意外」。

彭一邦透露,其公司目前在吊運工作試行指引,列明各崗位職責,如未能履行便會受罰。他舉例最近到某地盤巡查,發現正吊運的物件不安全,便叫停工作,告知信號員、天秤手等有何做得不好。他提到涉吊運的致命工業意外數目佔整體約兩成,吊運物件以噸計,「一個唔小心就死人」,故公司對吊運工作不安全行為「零容忍」。

指「記分制」涵多種崗位 非針對工人

部分承建商正試行俗稱「工人記分制」的前線人員安全紀錄平台,包括俊和建築。彭一邦認為「工人記分制」名稱令很多人誤以為針對前線工人,他強調制度涵蓋地盤科文等崗位。其公司由「安全官」巡查地盤,如發現前線人員有不安全行為便會記分,例如沒戴安全帽或扣安全帶,記滿12分和15分便分別需上2小時和半天安全課。

他說機制試行數個月,明白同事有壓力和仍在習慣,故仍處於試驗階段,暫難言初步成效,但形容機制是對前線人員「比較重要的管理方法」,助加強個人安全意識。他說作為承建商,支持前線人員安全紀錄全行互通,不願看到經常違規的工人可轉至其他公司,希望建造業議會「可做到帶領角色」助統籌,盼今年起全行推行。

明報記者 陳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