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灣區熱搜:解地荒謀創新 深圳推進「工業上樓」 高標準「產業園3.0」佔比1% 仲量聯行倡升級舊園區

發佈於

【明報專訊】為加快建設全球領先的先進製造業中心,以降低製造成本,深圳市政府去年11月底推出《深圳市降低製造業企業成本的若干措施》(下稱《措施》,詳見另稿),其中首務是要為製造業降低用房用地成本,包括推進「工業上樓」。仲量聯行指出,深圳土地供應緊缺,通過建設「垂直工廠」或「工業上樓」模式的產業園3.0,讓產業空間「向上突破」,已箭在弦上。

明報記者 陳子凌

助戰略新興產業增競爭力

《措施》提出,為降低用地成本,要有序推進「工業上樓」,包括二十大先進製造業園區建設,有序釋放連片工業用地,度身訂做「工業上樓」設計指引,為戰略新興產業中適合「上樓」的輕量化製造、定制化小批量生產、柔性化研發設計等企業提供具有競爭力的低成本產業空間。

事實上,土地資源有限,制約深圳的新興產業發展,仲量聯行早前發布深圳市產業園白皮書《產業與產業空間,「向上突破」之路》指出,深圳以研發為主導、技術創新為驅動的高附加值產業方興未艾,但由於土地資源較為緊缺,土地供給與新興產業發展需求之間的衝突日益明顯,而通過建設「垂直工廠」或「工業上樓」,將產業鏈上下游作垂直佈局,以增加產業空間,提升現存產業用地的投資和利用效率,已「箭在弦上」。

用地分佈不合理 難匹配產業創新

然而,深圳可提供「工業上樓」的產業園3.0,目前佔比仍低。據白皮書統計,深圳產業園現有面積大約8600萬平方米,硬件標準和品質較高、配套設施更加完善的產業園2.5和3.0項目,佔比分別只有9%和1%,超過半數的2.5及3.0項目分佈在坪山和南山兩區內。

白皮書認為,深圳的產業發展正加快以科技為核心的創新轉變,並愈發依靠技術進步和創新發展驅動,但高標準產業園體量有限、分佈不合理的潛在問題,與深圳產業創新轉型的新常態難以匹配,因此產業空間需要快速調整,以滿足本地產業新的發展訴求。

面對市內傳統產業空間效率較低的現實,標準多樣化、產品功能複合化、有完善產業供應鏈協作配套的新一代產業園,將成為深圳新興產業發展的一大助力。仲量聯行華南區研究部總監曾麗稱,相比傳統的產業園,產業園3.0一方面是綜合的產業生態系統,另一方面是土地利用效率更高的垂直工廠,不僅能夠滿足新興產業協作和產業鏈整合的需求,更契合深圳土地供給緊缺的現狀。

另倡改造舊工業項目

對於目前深圳產業園3.0比例低、分佈不合理的現狀,白皮書建議,當局宜通過深化土地整備、「工改工」城市更新項目(即改造舊工業項目),以及升級改造現存的產業園1.0和2.0,合理配置工業用地供給,最大效率地擴大優質產業園的供應量,以滿足本地新興產業研發與生產的空間需求。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