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教育

馬會捐款5000萬 中大建5創科實驗室

發佈於

【明報專訊】香港中文大學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款約5000萬元,成立5個賽馬會創科實驗室,涵蓋創科、天文、醫療範疇;其中「師法自然精準醫學工程」創科實驗室研究以噬菌體轉化成具靶向及破壞乳腺癌的藥物,成本有望比現有的化療等傳統療法低一半,亦可以避免脫髮等副作用。

馬會透過慈善信託基金撥出5億元,向教資會資助大學推出賽馬會創科實驗室計劃,其中中大獲捐款約5000萬元。其餘中大4個獲資助的賽馬會創科實驗室包括「智能設計自動化」創科實驗室,專注研發電子設計自動化技術和應用;「天文儀器」創科實驗室則研究圍繞映射銀河系氣體運動和分佈,了解銀河系結構和恆星的形成;「幹細胞及再生醫學」創科實驗室,開發針對2型糖尿病的新藥和新型細胞療法;「個人化癌症醫療」創科實驗室則針對有轉化性癌症研究。

醫學實驗室研無副作用腫瘤靶向治療

賽馬會師法自然精準醫學工程創科實驗室總監毛傳斌,研究利用天然生物分子和微生物,開發疾病診斷及治療材料。他說,噬菌體是天然有助人類抵抗細菌的病毒,經工程改造能定位於原位乳腺癌,然後捕獲血管生成素阻止腫瘤血管生成,從而做到無副作用的腫瘤靶向治療。

毛現時研究開發檢測疾病生物標記的創新試劑盒,用於治療轉移性癌症和超級細菌感染等致命疾病的有效療法,以及識別疾病病變歸巢分子及輸送用於精準治療的藥物或基因的先進技術。毛表示,實驗室約160平方米,設有搖牀(shaker)及培養噬菌體的設備等,成本約1000萬元,目前有5名研究人員及10名博士生,明年初起會正式運作。

天文實驗室分析銀河系恒星光譜

賽馬會天文儀器創科實驗室正研發賽馬會光譜巡天系統,對銀河系及鄰近星系大面積全面測繪,以了解恆星形成區的物理性質。系統由3部成像光纖光譜儀及兩部小型大視場望遠鏡組成,總監嚴人斌說系統設於中國西北部,因該處大部分時間都是晴天,最快2025年中有首批數據,預料花4年時間採集300平方度的數據,而分析工作會在中大的實驗室進行。

嚴人斌表示,宇宙有不同溫度、質量、大小的恆星,光譜不一,研究遙遠星系時無法逐個研究,要知道恆星的歷史,便要將光譜組成恆星光譜,情况如聽交響樂時,需要知道樂器各自的聲音或特色,才可以理解其組成。他續稱,不少現今科技設備源於天文研究,研究天文對人類發展非常重要,亦可推動科學及新技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