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推算:貨車碳排不跌反升 將超私家車 智庫指未積極淘汰燃油商車 2050難達陸路零排

發佈於

【明報專訊】為響應國家主席習近平「2060全面碳中和戰略」,港府爭取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能否控制佔總碳排近兩成的運輸類碳排是關鍵之一。思匯政策研究所研究各種車輛碳排放趨勢,發現到2030年後,私家車、的士及巴士因陸續轉用電力或氫燃料電池,碳排放量會持續下降,惟中型及輕型貨車排放量不跌反升,到了2040年後更超越私家車,分別成為最高排放量首兩位車種。思匯認為政府至今未有落實更積極的措施以加速淘汰燃油商用車輛,致情况持續,至2050年會導致陸路交通未能達到零碳排放,促政府盡快制訂商用車減排路線圖讓業界跟隨,並撥款資助更換新能源車。

明報記者 馬耀森

思匯倡資助商車轉新能源

環境及生態局表示,政府會在2025年公布推動電動公共交通工具及商用車的路線圖,將訂立停止新登記燃油商用車的年份,以及建設相關配套設施的計劃,從而達到2050年零排放目標。局方表示,隨着電動車技術日趨成熟及充電設施市場化,過去幾年,電動輕型貨車使用率顯著增加,由2019年116輛增加至今年471輛。

環局:2025推電動商車路線圖

將訂停新登記燃油車年份

局方表示,現時市面最少有8款客貨車類的電動輕型貨車,平均售價及中位數售價均為約40萬元,而柴油貨車平均售31萬至34萬元,與電動輕型貨車售價只差6萬元左右,因此客貨車類的電動輕型貨車已具備價格競爭力。

根據政府今年7月公布的2022年碳排放數字,「運輸」類別碳排放量約642萬公噸,佔全港總碳排放源約19.2%,僅次於最大排放源「發電及其他能源工業」(2100萬公噸,佔整體62.7%),其他排放源包括「廢棄物」(258萬公噸,佔整體7.7%)。

環境及生態局2021年3月發表《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下稱路線圖)指出,政府會約每5年檢視路線圖的各項政策及進展,當中提到會特別留意電動輕型貨車,力求在2025年制定更具體推行方向及時間表,目標是2050年前達到車輛零碳排放,以配合香港2050年前碳中和目標。

私家車的士巴士料2050零排

思匯政策研究所上月發表《香港交通凈零排放路線圖研究報告》,引述2019年環保署數據,各種車輛之中,以私家車碳排放最多,佔全港約4.5%,其次是中型貨車(3.2%)、輕型貨車及專營巴士各(2%)、的士(1.9%)、重型貨車(0.8%)。

報告分析各類車種行走里數及能源消耗量等數據,以數學模型推算碳排放走勢,結果顯示,整體「運輸」(包括車輛、船舶及航空)的排放量於2024年達高峰,全年排放量約655.7萬公噸,之後逐步下降,當中私家車、的士及專營巴士到2050年會降至零碳排放,但中型貨車碳排放量不跌反升,到2040年後會超越私家車,成為排放量首位,第二位是輕型貨車(見圖)。

大部分車種電動化不足1% 中型貨車0.009%最少

思匯推算,到2050年,整體車輛雖然以電動為主,佔整體逾八成,但餘下仍有逾一成是柴油車,未能達到淨零排放。

目前各類車種之中,只有私家車的電動化比率較高,約佔整體私家車一成;其他車輛大部分電動化比例均不足1%;電動輕型、中型及重型貨車佔同車種比例分別為0.6%、0.009%及0.01%(見表)。

思匯認為,透過調整各類車輛的燃料比例,例如輕型貨車及中型貨車分別有八成及六成轉為電動車,餘下是氫燃料電車;六成巴士(包括專營及非專營)轉用電動車,四成轉用氫燃料電池車,到了2050年,大部分車輛均為電動,氫燃料電池車佔整體約5%,柴油車已全數被淘汰,整體車輛碳排放就可達到淨零排放。

(城市保育)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