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野草製飲管 方便兼環保

發佈於

【明報專訊】塑膠飲管需要500年才能分解,而且容易進入海洋生物的食物鏈,影響環境。一般由紙漿或農作物製成的飲管,成本卻高企;要一般人習慣自備玻璃、金屬或矽膠飲管,須經常清洗亦不方便。有初創公司用一種野草來製造飲管,優點是種植和加工容易、成本低,也可以善用一些荒廢土地。

明報記者 薛偉傑

玩艸植造股份有限公司(Wonder Greener)共同創辦人洪誠孝表示,該公司幾個創辦人認為,一次性是文明的演進,飲管是器具的發展,本身都是中性,問題是用不能降解的塑膠來製造飲管。若能改用天然、可降解、對環境友好的材料,上述這兩種文明價值得以延續。

成本低產品具強度 盼普及使用

他們嘗試用多種植物來製造飲管,包括他家鄉宜蘭有名的三星葱和空心菜,但葱味太重、空心菜會變形等;之後也試用過「莞草」,但內部是棉絮狀,清潔成本太高。他們在2019年發現,一種俗稱「蒲草」(學名為Lepironia Articulata,中文稱為石龍芻或交薦草)、在水田和潮濕地方常見的野草最適合,因為蒲草本身中空,只需將它切短,將內部一層膜清掉,再用紫外光殺菌、烘乾,可成為飲管。蒲草雖然乾燥時較脆,但濕水後富有彈性,韌度比聚乳酸(PLA)飲管有過之而無不及,強度勝過一般紙飲管,用來插檸檬片也無問題。

根據他們翻查的資料,古代蒲草曾被用作喝啤酒的飲管,後來逐漸離開民生使用,相信主要是成本問題。因此,該公司改良種植和生產流程,例如設計到蒲草田可以放水,農民毋須划小艇去收割。

該公司又設計一款自動化機器,利用一排排金屬棒,一次過可以推出很多株蒲草內部的膜,令蒲草飲管得以具經濟效益的方式大量生產。他們認為,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成本必須夠低,使用體驗又要像塑膠飲管般方便和強韌,才有助普及使用。

該公司和台灣及越南農民合作,收購兩者種植的蒲草,然後在該公司廠房加工,由2020年底開始量產蒲草飲管;至今年底,累積付運量約1000萬支。由於該公司在越南的工廠於今年11月開始生產,產能比台灣工廠更大,預料明年付運量將可增至約2000萬支。

下一階段力拓歐美日市場

洪誠孝表示,若客戶大量訂購,平均每支蒲草飲管採購價可低於0.1元,並已包括激光雕刻客戶商標。現時,台灣約佔四成營業額,出口歐美等發達國家約佔五成,餘下一成較分散,包括香港等多個地區。至於增長率,目前仍然是以歐美最高,下一階段應該還是主力開拓歐美市場,其次是日本。

洪誠孝表示,現時蒲草飲管不夠粗,不適合用來喝珍珠奶茶等個別飲品,為了製造直徑較大的蒲草飲管,該公司在每一代蒲草中,都有選擇較粗的來繼續培養,現時已經培養至第16代,但直徑仍未夠大。

不過,這一點對該公司營收不會產生明顯影響。因為根據Future Market Insights研究,環保飲管全球市場規模今年可能達107.1億美元,到2033年更會增長至220.7億美元。即使該公司只生產直徑相對較幼的蒲草飲管,也有很多市場空間仍待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