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楊昆福:「藍白」攻防 或上演台北模式與新竹模式

發佈於

【明報文章】11月24日,紛擾多時的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藍白合」正式宣告徹底破局。侯友宜宣布競選副手為趙少康,柯文哲則選擇與吳欣盈搭檔,兩組人馬分別登記參選。原本勝算極大的「藍白合」,讓位予政黨利益及個人私利考量,致「賴蕭配」(賴清德與蕭美琴)的「雙獨組合」勝算機率大增,令台灣政治發展及兩岸和平穩定面臨更大挑戰。

事實上,近期台灣島內不同政治屬性的民調機構公布之調查數據均顯示,若侯友宜與柯文哲共推一組人選,兩人合作搭檔參選,不管誰正誰副,都能有效反制「賴蕭配」,推動2024年「政黨輪替」。然而,柯文哲與侯友宜爭相「當老大」,不願屈居副手位置,導致雙方陷入「囚徒困境」,在爭奪「非綠陣營」出征代表權上,展開了激烈的「極限拉扯」;最終不歡而散,各自為戰。

「棄保」已成雙方爭勝共通路徑

藍白合破局後,為了緩解違逆「下架民進黨」的多數民意帶來的衝擊,雙方各說各話,極力將責任甩鍋給對方,試圖搶佔道德制高點,意圖為後續操作「棄保效應」做鋪墊。在筆者看來,從藍白雙方來看,操作「棄保」、有效凝聚票源並擴大支持基礎,已成為雙方提高各自勝算的共通路徑,主要區別在於到底是「台北模式」還是「新竹模式」。

所謂的台北模式,是指2022年台北市長選戰中,國民黨籍候選人蔣萬安成功將「討厭陳時中」的選票集中到自己身上,並將柯文哲陣營支持的黃珊珊邊緣化,最終守定勝局。

而「新竹模式」則是指,同樣在「三腳督」中,由於國民黨籍候選人林耕仁政治氣勢遲遲難以拉抬,披台灣民眾黨戰袍的高虹安訴諸「棄保」,而藍營支持者不願看到民進黨籍候選人沈慧虹當選,將票源大量轉向投給高虹安,最終高虹安以10個百分點的得票差距,擊敗民進黨對手;國民黨籍林耕仁以18.07%得票率墊底。

從當下台灣選戰的發展態勢來看,國民黨正努力複製台北模式,號召藍營支持者歸隊,並通過強打「誠信牌」來影響柯文哲的「中間選民」票源。而台灣民眾黨則訴諸支持「最強人選」方可推動「政黨輪替」的策略,來凝聚並擴大支持,期望新竹模式能再次上演:一方面,鞏固中間選民及年輕選民票源;另一方面,分食渴望「下架民進黨」的藍營支持者群體,試圖搶佔「非綠陣營」代表權的高地,特別是在選戰末期激發「西瓜效應」,將「反綠票源」集中在自己身上。

與此同時,柯文哲陣營也不忘開拓「綠色票源」,他們通過將陳昭姿等綠營人士納入「不分區立委」名單,並拋出「赦扁議題」來吸收「反賴清德」選票。總體上,試圖採取「中間+淺藍+淺綠」的拓票模式,力爭將選票極大化。

綠營極可能再炒作民粹

兩岸關係將添不確定性

然而,不管是台北模式還是新竹模式,均存在「棄保」不徹底的風險,畢竟藍白雙方均有鐵杆支持者,這類群體一般不願將選票投給對方。而且,在全台22個縣市操作「棄保效應」的複雜程度,遠超在地方縣市層級實施。基於此,從綠營角度來看,他們最期待的便是「2000年模式」上演,即是民進黨候選人因對方分裂、票源分散,「棄保」不徹底,而以微弱優勢險勝。

若按此邏輯來推斷,民進黨籍候選人賴清德極有可能會採取固守四成綠營票源的策略。對其而言,只要顧好基本盤,勝算便不小。而為了鞏固票源,賴清德陣營極有可能會再次炒作島內民粹,操弄「抗中保台」,肆意惡化兩岸關係,升高兩岸敵意螺旋。倘若如此,兩岸關係將注入更多的不確定因素,面臨最大挑戰。這並非台灣民眾之福。

作者是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楊昆福]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