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伍美琴:請規劃有靈魂的北部都會區

發佈於

【明報文章】「新界」的「新」字,很容易誤導人。對於19世紀末的英國殖民者,在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以北的土地是「新界」,好作為他們與中國大陸的「緩衝區」。可是,香港人不能不知道那裏有很悠久的歷史,由宋朝開始已經有人聚居、開懇土地,與環境結連,跟鄉親父老一起,通過使用土地資源來滿足生活的各方面。這些生活的日常,建構出不同故事,成為眾人的集體回憶,使平凡的「空間」,成為充滿回憶、故事和無價的「地方」。

事實上,土地價值是通過人類使用空間而創造的。因為使用者有份創造土地價值,所以「花園城市」的倡議人Ebenezer Howard認為,土地的增值應該由土地使用者共享,而不是被私有化。換句話說,任何城市規劃的出發點,都應該是為那些跟土地連結、與其他人一起去經營土地環境資源以滿足大家生活需要的人。

放諸四海皆準的城市規劃原則

區域規劃大師Lewis Mumford認為,當每一個人都認識自己的社區和跟其連繫的區域,才可以制定出好的區域規劃;否則,「規劃」只會是毫無意義的外在主義(註1)。其實,城市規劃有好幾個放諸四海皆準的原則——以人為本、優化現狀、強化連繫、隨文化地景而規劃、與自然共舞、調控預算和施行彈性適應未來的設計。這些原則在全球氣候危機和社會經濟空間發展兩極化的挑戰下,仍然合用。如聯合國城市新議程的口號,規劃的目的是「不讓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地方和任何一個生態掉隊」。

策略性的「空間規劃」,包含三大要素。第一是本地人的參與不可或缺,因為他們熟悉自己的地方和故事;况且,規劃應該提升他們努力經營的地方,回報他們以日常生活去為土地增值的貢獻。第二是規劃應該具原則性和願景,例如尊重現有生態、經濟活動和聚落的歷史文化,以評估現狀、掌握優勢與機遇,及需要處理的問題和隱患,好提出「優化強項、克服缺點、利用機遇和處理隱患」的策略。第三是基於以上的分析及理據,群策群力,規劃出不同持份者可以推行的短中長期計劃,根據基本原則,循序漸進以達至願景。所以,有靈魂的規劃,不可能只是羅列不同地區的各發展項目。

以上是21世紀城市規劃的實踐指引。筆者嘗試以此為框架,分析一下北部都會區規劃。當「北部都會區」出台時,大家都是雀躍的,因為這片自然文化底蘊豐厚的土地,不應該只有碎片化和夾雜着棕土處處的發展,而是配得上更完整和符合21世紀發展要求的規劃,以提升原先居住在這片土地的人的生活,也可以為城市人提供另類生活選擇。

典型空降規劃 非從新界本位出發

政府於2021年10月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北都),或許內部有做相關研究,但北都的基線資料,例如鄉村的歷史與文化承傳、優質農地的分佈、具生態價值的自然資源、主要的經濟活動及其特色、人口的社會經濟資料與分佈、城鄉之間的銜接問題、交通基建狀况等資料的整合,在公共領域都一一欠奉,因此很難做「優劣機危」分析。所以這個「產業帶動、基建先行」的規劃,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外來「空降規劃」,在於滿足外在的「發展」,而不是從「以人為本、優化現狀」的新界本位出發,再探索如何滿足城市增長的需求。

北都行動綱領談及的四大區域,除了藍綠旅遊生態圈之外,其他三大區域的發展規劃意向,跟現有的自然文化經濟地景都有磨合空間,未能實踐「隨文化地景」和「與自然共舞」的規劃原則。

政府提出發展北都為「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創新科技地帶」和「口岸商貿及產業區」,並會提供50萬個新工作職位,在公共領域也沒有找到支撐這方面的基線研究和分析。根據政府資料(註2),到2022年12月為止,香港的商業單位有逾36萬家(其中98.5%是中小企業),就業人數超過270萬(註3),每單位平均約有7人就業。如果要新增50萬個職位,就需創造7萬多家中小企業。不過,北都定位應該不是針對中小企業,香港現有的大企業平均僱用273人,就算我們假設每家企業平均可以僱用300人,也需要1600至1700家企業,是香港大企業數目的30%!

還有是往後產業的分佈跟樓面面積的分配,也沒有說清楚。目前規劃裏,洪水橋/廈村會提供不少於200萬平方米商業樓面面積,主要是讓高端專業服務的港資和跨國企業進駐。計劃提供15萬個就業機會(包括物流行業),就算這些都是大企業,平均每家會僱用300人,那500家企業需要200萬平方米樓面面積嗎(平均一家要用上4000平方米)?新田科技城將提供700萬平方米樓面面積,規模相當於17個香港科學園。香港科學園發展超過20年,到現在都還沒有租滿,一下子推出面積等於17個科學園的土地,市場能否消化?

更重要的是,企業發展不是提供土地便可以成就,而是需要產業政策和其他部門規劃協調,才可以培養一個健康的產業生態,為香港的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北都行動綱領雖然有提到「保育生態,城鄉共融……可持續的碳中和社區……能應對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的挑戰」(第5頁),但各大區域的發展重點,都只是羅列了不同工程項目,這些設施都是綠色基建嗎?所有的新樓都是綠色建築嗎?行動綱領第43頁提到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是多層式水耕,惟沒有提到保護北都內優質的農地,叫人有點擔心。

羅列工程項目 無說明怎達至願景

北都這個包括都市和鄉村大面積的規劃,需要非常小心處理,如聯合國提出的原則(註4),必須因地制宜、與不同持份者商討、以資料和事實為本,制訂在功能、空間、環境、社會和財務安排各方面都可以整合協調的規劃。北都行動綱領給我們的印象,是工程項目的羅列;但這些項目如何達至北都的願景、項目推行後如何達至打造可持續碳中和的社區等,卻沒有說明。

北都行動綱領聚焦於與深圳邊境聯接的部分,那北都其餘部分的長遠策略發展將會如何?政府是否應該通過仔細的基線研究,探索新界的文化和自然資源,讓不同持份者參與北都規劃,為其短中長期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註1:Mumford, L. (1938). The Culture of Cities. New York: A Harvest/HBJ Book, p.386.

註2:《香港便覽.工業貿易》

註3:政府統計處,〈按行業主類、區議會分區及就業人士性別劃分的機構單位數目及就業人數(公務員除外)〉

註4:UN-Habitat (2019), Urban-rural Linkages: Guiding Principles.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城市研究課程主任、香港規劃師學會及英國皇家規劃師學會會士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伍美琴]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