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彩虹邨去留 借鑑英國公屋 公園山邨復修迎「第二春」

發佈於

【明報專訊】公屋老化這個老問題最近又成為城中熱話,討論不外乎關於屋邨建築物的去留。事實上,這也是世界各地一直在面對的問題。彩虹邨的命運仍屬未知之數,另一邊廂,英國有一個以彩色外牆為標誌的公園山邨(Park Hill Estate)獲保存下來,經復修後迎來新的生命。

二戰之後,世界各地城市內外出現大量公營房屋。當時歐洲各地的市議會擁有自己的建築師部門,吸納了不少初出茅廬的建築系畢業生。他們從學院裏習得的實驗性概念,隨即運用到多個如火如荼的新屋邨計劃——特別是集體住宅中公共空間的設計。然而公共房屋實乃大型的人口遷移計劃,建立宜人的居住空間,除了建築空間,還要有適宜的政策及管理。不少歐洲地區的屋邨到1980年代起,便因為政策改變及管理不善而淪為衛生及治安惡劣的地區。全部拆卸重建固然為一途,但不少屋邨的混凝土結構仍然穩健,加上考慮到屋邨建築的獨特,當地的政府部門及建築師都會考慮局部以至全部復修這批戰後建築群。

「空中街道」促進鄰里關係

位於英國謝菲爾德(Sheffield)的公園山邨,由1930年代清理貧民窟中覓得的空地建成。它以「天空中的街道」(streets in the sky)成為經典的建築案例。相連的10數座長形大廈全部不以直角銜接,樓高4至13層不等,又以每3層為一模組(module)。讀者可試想像這組合成三文治:位於中間層的「街道」為所有單位入口處,較大的3房及兩房的單位同時佔據中層及上層,下層則為較小的兩房及1房單位。「街道」比一般走廊寬闊及開揚,旨在讓不同年紀的住戶能在該處駐足停留,繼而建立鄰里關係。

這種強調鄰里關係的設計,正好挑戰了當時建築師柯比意(Le Corbusier)將住屋看待成機器(a house is a machine for living in)的想法,以理性及標準化作為設計先決條件。例如由他設計的法國馬賽公寓(Unité d’Habitation),便將走廊兩邊排滿單位,使它成為昏暗的「通道」,與公園山邨將走廊提升至「空中街道」的做法大相逕庭。屋邨在60年代落成之時曾吸引不少人慕名前來,然而它在80年代迎來衰落——建築物欠缺維護而日久失修,加上公屋租戶擁有購買權(right to buy)成為業主,於是陸續遷到新居而令屋邨社區連結瓦解。鄰里關係不復存在下,公共空間失去了原有的社區監察,「空中街道」淪為罪惡溫牀。

復修保留結構 間隔按市場調整

雖然如此,因應它在建築發展史上的重要,屋邨在1998年獲評為二星級歷史建築,並在2000年代迎來大型復修計劃。這個計劃將整個屋邨保留,由私營發展商Urban Splash及公營保育機構English Heritage合作,一共分4期發展。原則上它將原有的混凝土柱架結構保留,由電鍍鋁金屬板取締部分框架內的磚砌牆體,部分立面以玻璃幕牆取締,增加單位室內的自然光。單位間隔亦因應市場需求轉變而調整——建築師將原有佈局緊湊的3房單位,改成較大的兩房套廁單位,相信是有利於將房間獨立分租(build to rent)。

復修計劃的第一期在2012年竣工,一年後得到「史達寧獎」(Stirling Prize)的5強提名。第二及第三期最近相繼落成,也相繼獲得建築保育獎項提名。一共800多個單位中,只有200個為社會租住房屋,約40個為共享擁有權類(shared ownership),其餘600個則為出售單位。其中第三期為學生宿舍「Béton House」,由專營發展商以相宜價錢出租予學生。

如今彩虹邨面對天花石屎剝落、喉管生鏽等困擾,固然難以令人安居。不過,如果能為它們的建築結構提供保護,復修外牆物料、加強防水層及細節處理,以及為「風火水電」的設備升級,也許能讓建築物迎來它的「第二春」,同時也讓新舊居民延續一個社區的生命。

作者簡介:戰後建築研究檔案(FAAR)成員

文:陳卓喬(Jefferson Chan)

設計:賴雋旼

編輯:謝秋瑜

電郵:[email protected]

[開眼 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