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許健生:人工智能顛覆傳統教育思維

發佈於

【明報專訊】去年底OpenAI推出人工智能時,全球教育界都抱着觀望態度,更有教育界人士提出反對聲音。但畢竟生成人工智能(AIGC)在過去的一年顛覆了人們對AI的認知,教育界從過去反對到保留再嘗試了解,以及到了最近積極探索AIGC能為教育帶來什麼價值。今年6月,教育局推出「初中人工智能課程單元」,建議高小及初中在本學年度推行10至14小時的人工智能課程,當中以人工智能的基礎認識、人工智能如何影響社會及未來的工作為重點。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已經成為當今世界中最具革命性的技術之一。其出現就如蘋果iPhone顛覆了智能手機,衍生出移動互聯網(mobile internet)的一個新世代。在教育領域,人工智能的應用也開始顛覆傳統教育模式,帶來了許多新的機會和挑戰。透過人工智能技術,教育變得更加個性化、互動性更強,並且能夠提供學生更廣泛的學習資源和支援,訓練學生表述能力及提升批判性思維。

(1)個人化學習:傳統教育模式通常是以集體教學為主,無法充分滿足每個學生需求。人工智能可以通過分析學生學習行為和表現,提供個性化學習內容和建議。例如,AI可以根據學生學習進度和能力水平,調整教學內容難度和節奏,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在適合的學習水平上學習。

(2)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在傳統教育中,學生主要是被動接受知識,缺乏主動學習機會。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工具,讓學生能夠自主地探索和學習。例如,AI可以提供互動式學習教材,透過模擬實驗和虛擬實境等方式,讓學生在虛擬環境中實際操作和實驗,提高學習樂趣和主動性。此外,人工智能可以促進學生之間合作學習,通過在線平台和社交媒體等工具,讓學生能夠共享資源、討論問題,並協作解決問題。

(3)即時反饋和評估:傳統教育中,學生通常需要等待考試或測驗來獲得對自己學習成果的評估。人工智能可以提供即時反饋和評估,幫助學生及時了解自己學習進展和弱點。例如,AI可以通過自動評分系統對評估學生作業和測驗,並提供針對性建議和補充資源。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學生學習情况,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內容,以更好地支援學生學習。

(4)教師角色轉變:隨着人工智能在教育中應用,教師的角色也正在轉變。傳統上,教師主要擔任知識傳授者和指導者的角色。現在,教師更多地成為學生學習過程的引導者和學習者的合作伙伴。教師需要學會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和教育科技工具,以更好地支持學生的學習。他們需要了解和評估不同的人工智能教育工具,並選擇適合自己教學風格和學生需求的工具。

同時,教師也需要學習如何解讀和應用人工智能提供的學習數據和分析結果,以便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况和需要。然而,在教育轉型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處置的地方。首先,教師需要接受相關培訓和專業發展,以增強其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的能力。他們需要學習如何有效地整合人工智能工具到教學中,並理解其優點和限制。上月中,香港教育大學開展第三階段人工智能素養課程,培訓老師、家長及中小企人員使用人工智能進行教學及提升工作效率。當中包括高中生如何以人工智能輔助自主學習,針對DSE的核心科及選修科與人工智能學習方法等。

提供個性化學習經驗 改進教學效果

(5)創新教學方法:人工智能應用帶來了許多創新教學方法。例如,虛擬班級和在線學習平台使得教育無國界,學生可以與世界各地專家和同學交流和合作。這擴大了學生的學習視野,讓他們能夠接觸到更多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並從中學習和交流。此外,人工智能還可以提供遊戲化學習的機會。遊戲化學習利用遊戲的元素和機制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並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通過遊戲化學習,學生可以在遊戲的情境中學習,並通過挑戰和競爭來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識。筆者也正在與業界研究如何能透過Web3.0技術推行Learn to Earn平台,gamify(遊戲化)傳統教育,提升整體學習的趣味。

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正在不斷發展,並具有巨大潛力。它可以提供個性化學習經驗,改進教學效果,擴大教育資源範圍和可及性,並帶來新教學方法和工具。然而,同時也需要關注倫理和隱私問題,確保公平和平等的教育機會。更重要是向同學們灌輸Responsible AI(負責任人工智能)及Ethical AI(人工智能倫理)的重要性,因為這些對人工智能在未來能否健康地發展有着深遠的影響。筆者送大家一句:乘「智」而上, 順「智」而為。

香港電腦商會主席及WebX產業聯盟召集人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許健生 前沿科技]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