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東西視角下的香港文化品牌

發佈於

【明報專訊】系列簡介:設計的範疇,可以是字體、平面刊物,也可以是商品和建築;把視野再拉闊一點,其實城市品牌也是一種設計。

上月特首發表《施政報告》,將設文創產業發展處及注資43億元等一系列措施,推動本地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回應兩年前《施政報告》曾提及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開展更多文化建設和計劃,讓本港文化有新活力,也與海外交流。而要交流,則須了解相互的需要。當談及跟海外合作,提升香港文化、藝術活力時,外國人對香港這個文化品牌的感覺又是如何?

就如上月底,法國啟動「Make It Iconic. Choose France.」品牌計劃,將其品牌精神釋義為「對行動和工藝的熱愛」、「發掘原創性的視野」,和「不為人所為的藝術」,並把藝術、設計、時裝和美食視為自身吸引力。回看香港的「Hello Hong Kong」品牌計劃,推出已逾大半年,除了吸引旅客消費外,怎樣以文藝定義香港,成為賣點?法國品牌計劃對文化的定義是:流動的,置身國際對話中,且讓年輕人才茁長。與香港的中外文化交流目標相呼應,或可給香港啟示。

作為系列的首篇,本刊邀得駐香港韓國文化院院長李柍昊,和法國駐港總領事Christile Drulhe(杜麗緹)來分享看法。

韓:樂見多元文化空間

香港對於韓國文化院而言,是一個過去和現在和諧共存的城市。駐香港韓國文化院院長李柍昊說,香港在保護文化遺產時,又通過城市活化計劃將歷史遺物更新,轉化為新的文化空間。「例如我們文化院的所在地PMQ,過往曾經是已婚警察宿舍,現在已經改變成為一個熱門旅遊景點,每周都會舉辦不同的文化活動。」而在PMQ附近的大館也是從警局、監獄,改建成為一個綜合文化空間。此外,黃竹坑、葵涌的發展也讓他驚喜,「這些過往是工廠區的地方也重新煥發了生機,不少世界知名的畫廊都坐落在這些地區」。

李柍昊又分享,他已經駐香港兩年又8個月,曾經參加過Art Basel、Clockenflap音樂節,和香港國際電影節等文化活動。其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西九文化區的多元文化空間。他提及港府為加強投入文化事業,於去年成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亦十分期待2024年啟德體育園落成,期望它成為香港代表性的體育及文化綜合設施。

就「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李柍昊形容,香港的文化內容產業,一直處於亞洲的領先地位,如果香港政府能融合現有的東西方文化,方能發揮中外交流的作用。「作為亞洲文化藝術之都,香港有不少國際大型畫廊,亦定期舉辦國際性的藝術展覽,例如Art Basel。我們認為,香港對亞洲的文化藝術界人士來說,擔當一個十分重要、像『踏板』一樣的角色。我期待香港能充當文化交流平台,讓不同藝術家更容易進入亞洲、歐洲等世界市場。」

法:冀在藝術領域合作

最近,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辦的「凝視三星堆──四川考古新發現」展覽,讓法國駐港總領事Christile Drulhe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說,現在香港有志成為國際文化藝術樞紐,而法國願意分享其文化專業知識,「我們可以做得更多」。法國可以在博物館學或文物保護方面,以及更廣泛地在各個藝術領域與香港合作。

Drulhe形容,香港是典雅和當代藝術的匯集處(condensed hub):「它既融合了亞洲和國際文化,又有自己的特色,這使它顯得十分獨特。藝術愛好者和收藏家可以在這裏欣賞到古董與新的創作、傳統與科技的完美結合。」作為合作伙伴,法國很樂意為香港文化氛圍的吸引力貢獻。

香港擁有豐富的文化和歷史遺產,Drulhe認為這是建立中歐聯繫的理想場所。她寄望香港繼續促進中歐文化相互理解、取長補短。香港的Art Basel是眾多法國文化機構、畫廊和藝術家展示創作的絕佳機會。而作為一個金融中心,香港還可以成為一座戰略性的文化橋樑,讓歐洲的創意企業來到這裏,與香港的合作伙伴一起尋求潛在的發展。

「過去幾年,香港已將自己定位為新的國際文化藝術之都。一路走來,法國官方機構,與熱心的私人機構、畫廊和藝術家都在此地參與其中。國際交流與合作,是創造力和文化發展的關鍵,就像自由表達自我和反映不同情感一樣。」她續稱,香港可以依靠法國,以文藝都市的目標,進一步展現活力;未來數年,法國與香港之間已開始籌備多項大型文化計劃。

法國五月、韓國十月成文化標誌

成功的文化品牌除了富有當地特色,也要多元展現不同的文化面向,如法國五月藝術節(French May)及韓國十月文化節(Festive Korea),透過各樣傳統經典、當代創新的表演、展覽等活動,築起交流的橋樑,令港人對兩國的文化藝術留下深刻印象,使活動如同該國文化的代名詞。

法國五月藝術節已有30年歷史。法國駐港總領事Christile Drulhe說,今年藝術節的參觀人次達30萬,參展的法國藝術家達100名,其中項目包括 「虛擬凡爾賽宮之旅」(Virtually Versailles)展覽、當代舞蹈節目,以及在大館上演的巨型木偶戲等。「法國五月已成為法國文化在香港的主要媒介之一,它不僅為香港帶來了最精彩的法國文化、高質素的表演藝術和展覽,還為香港藝術家提供了一個與法國文化互動的平台,促成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另一邊廂,駐香港韓國文化院及總領事館自2011年起,每年都會舉辦韓國十月文化節。駐香港韓國文化院院長李柍昊表示,韓國十月文化節目的是與香港人分享韓國文化,同時將韓國的文化藝術相關機構及人士介紹給香港人認識。「在這13年期間,我們每年都會舉辦30至40個文化活動讓香港人參加,其中包括邀請不同的韓國藝術、文化界人士及表演團體來港,與香港人交流。」

今年的韓國十月文化節,文化院邀請了韓國原創音樂劇《消失》的原班人馬,剛於上月在香港大會堂演出(「開眼」曾在本月初報道)。另外,還有國技院、韓劇OST樂團、小提琴家李智慧、鋼琴家白建宇等來港表演。李柍昊說,文化院今後將繼續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希望韓國與香港的文化機構及藝術家進一步合作。

(Branding Hong Kong系列之一)

文:梁景鴻

設計:賴雋旼

編輯:呂晞頌

電郵:[email protected]

[開眼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