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教育

中史試題專輯 指考生行文「通識化」 改革開放題寫三農問題引近年例子 「值商榷」

發佈於

【明報專訊】考評局昨出版《試題專輯》,輯錄2023年中學文憑試(DSE)各科評卷參考及考生表現。其中,中國歷史科有試題問及改革開放措施的內容及成效,考評局提及,若干考生「行文表達通識化」,用「三農問題」、「堅尼系數」等通識科名詞,又引用超出課程下限(2000年)的時事例子。有中史科教師表示,部分考生或尚未熟讀史料,答題時誤用其他科目字眼,屬「明顯吹水現象」。

不辨右起字 新青年作者「秀獨陳」

按中史科《試題專輯》,考評局稱考生整體表現與去年相若,但「一如既往,時見混淆史事、人物張冠李戴、朝代概念模糊、援引錯誤史料等」,並列舉部分錯處及常見錯別字(見表)。有考生作答涉五四新文化運動試題時,將資料圖片中《新青年》的作者誤抄成「撰主生先秀獨陳」,另有考生稱簽署《馬關條約》的日方代表為「明治天皇」,考評局形容兩項錯處「匪夷所思」及「令人啼笑皆非」。

當代史部分,有試題觸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考評局形容考生表現每况愈下,只有極少考生能列舉中國共產黨在成立後到各地成立黨團組織、出版刊物等推動馬克思主義傳播。考評局亦稱,大部分考生對毛澤東思想蘊含的中國傳統思想元素「毫無認識」,包括「大同思想」、「知行合一」等傳統哲理及「實踐論」,形容考生「大多是隨意堆砌,不知所云」,表現「極不理想」。

不識毛思想中傳統思想元素

另有題目要求考生從農村改革、對外開放及教育體制改革3方面闡析「改革開放」措施內容及成效。考評局形容考生表現參差,以「教育改革」方面最弱,並批評考生行文表達通識化。局方又說,中史科課程下限至2000年,部分考生作答時引用近年例子,包括中國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10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及外資企業Tesla電動車於2019年在上海設廠等,形容做法「值得商榷」。

聖士提反堂中學中史科主任徐曉琦表示,學生不時因混淆史實衍生笑話,舉例去年有考生誤將前總理「李克強」誤寫成「李克勤」,不過稱近年考生「吹水」、偏讀情况漸趨嚴重,推測或與疫下暫停面授課堂,聆聽教師講解、複習時間減少有關。

徐又稱,中史科與通識科雖皆有課題觸及「改革開放」,但前者側重上世紀80及90年代發展,後者重近年改變。他認為部分考生「看中史而不是讀中史,不會『鋤書』」,答題易胡亂套用通識概念,出現「吹水」情况。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