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許健生:香港從傳統工業中心走向創科中心

發佈於

【明報專訊】筆者1990年代回港第一份工作是在新鴻基國際展覽服務有限公司,那時的老闆是現任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蔡素玉。那時筆者主要負責招攬企業參加在中國、東南亞、東歐及本地我們所舉辦的展覽會。所以筆者那時已開始經常流連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參觀不同的展覽會「搵客」。

還記得那時的行業展覽(B2B),大部分的展覽商都是本地企業居多,每年幾個大show必定會參觀;當中包括工業展、建築展、玩具展、珠寶展、鐘表展及現在正舉行第40多屆電子展。筆者執筆那天正好是電子展的第一天,而自己的公司也有兩個小攤位在創科區內。

去年的電子展還是在後新冠期間,所以參觀者多數來自中國內地及鄰近國家,未見太多海外買家。今年復常後確是多了海外買家,當然和疫情之前比較還是有點落差。不過筆者察覺主要展場館內大部分的參展商都是內地的企業,香港本地企業相對寥寥可數。反之在初創館內,本地企業佔比較多。這反映出香港的創科行業已徹底取代了傳統工業作為經濟持續增長的推動力。

香港從一個全球主要的電子工業中心,逐漸轉型成為一個高科技和數碼科技發展的城市,這一轉型過程充滿挑戰,但香港憑藉其靈活多變的精神,以及政府和私營部門的共同努力,正在實現這一願景。

在二十世紀七十至九十年代,香港是世界主要的電子產品生產基地。當時香港生產了大量電子產品,如收音機、電話、電子遊戲機等,出口到世界各地。光是電話,香港在1996年的產量高達2000萬部,佔全球市場的25%。許多知名電子企業,如飛利浦、摩托羅拉、松下等,都在香港設有生產基地。而在1990年代中期,香港在芯片研發上也是區內的領先地區,現任香港科學園首席企業發展總監姚慶良博士當年研發了Dragon Ball 「龍珠」芯片,還用於知名PDA品牌Palm上,那個時代香港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製造業外移衝擊 轉型發展創科

不過,隨着中國崛起,香港電子製造業開始轉移至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內地。2000年,電話的本地生產量急跌四分之三。到了2009年,香港的電子工廠關閉或遷往中國內地,香港電子業的黃金時代至此告終。

面對製造業外移的衝擊,香港決定轉型,從「世界工廠」 漸變為「創科港」。2003年,香港政府提出「數碼21」信息技術策略,大力發展創新科技。政府推動發展數碼港及科學園, 吸引和扶持初創科技公司。兩個園區為初創提供實惠的辦公空間、基礎設施支援、人才培訓、資金投資等一站式服務。

數碼港科學園培育數千家初創

經過十多年發展,數碼港和科學園已成為香港創科的樞紐。兩個園區至今總共培育了數千家初創公司和項目,其中為數不少成功進入市場,當中更有多家「獨角獸」企業。這些初創公司涉及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技術。他們不僅在香港創業,也把香港的科技創新推向國際舞台。

筆者上星期參加了由兩岸四地一同合辦的「前海粵港澳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香港賽區由香港青年協會統籌。評審當天,筆者很高興看到多隊優秀的初創團隊及項目,他們大部分來自本地大學的碩士、博士後生,部分參賽作品,創意、科技及含金量也十分不錯。希望他們能夠藉着今次大賽中累積更多經驗,為未來大灣區創科發展作一番貢獻。

在種種努力之下,香港正快速成為亞洲區內的創科之都。香港在2019年的全球創新指數裏,技術成熟度全球排第13名。香港的初創企業增至約4000家,並有十多家獨角獸企業。近年香港一直是亞洲第一、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集資中心。這一切標誌着香港已從「做」到「創」的轉變,正朝着數碼科技發展城市的方向前進。香港政府提出要把香港打造成「創科之都」,這個願景指日可待。

香港電腦商會主席及WebX產業聯盟召集人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許健生 前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