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再談藝術雅俗

發佈於

【明報專訊】首期〈藝術是雅是俗〉找來8個不同界別人士,大談他們眼中的文化藝術。對於政府發展文化產業,可以怎樣扭轉「藝術好高深、好離地、好難明」的印象?藝術如何拉近與大眾的距離?如何令人「開眼」?我們又接續問了一些人。

■陳智思

西九文化管理局副主席

藝術有很多種類,藝術家通過不同的方式及媒介去創作及表達意念,而最終的作品對不同的受眾也可能產生不同感受。我認為平易近人的藝術應該對普羅大眾有感染力,讓他們看後產生某種感覺甚至共鳴,其中街頭塗鴉(graffiti)便是一種很平易近人的藝術。一個人走在街上忽然見到一個小區內的一條小巷的牆壁上畫上未必知道是誰的藝術家所創作的圖案,被那個色彩斑斕、抽象意境或地道文化所吸引,感覺很親切、很有特色、很平易近人。

當我們說一件藝術作品很eye-opening,很impressive,這也是很個人、很主觀的感受,所以要推介也不容易。但早前在香港就出現過一件我相信對很多香港人來說印象非常深刻,亦吸引了眾多市民去觀賞及打卡的作品,我說的是由荷蘭藝術家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創作的巨型黃色橡皮鴨。記得當時每天也有市民到添馬公園及維港兩岸地方觀賞那兩隻大黃鴨,好不熱鬧。這就是藝術的魅力,可以帶動市民情緒,包括歡樂及溫暖。

■阿三

「時刻導賞員」版主、藝術家

平易近人的藝術,主題應該易明,而且一看就知道是什麼。不過健康的藝術環境,應該普及和高雅並存,就像大草原一樣,有多樣性。

我們的教育,讓我們有好好的邏輯思考,但對藝術的感知能力就差一些。其實,欣賞藝術品的時候,我們可以主動一些,探索對作品的感覺,看看是從什麼而來的。這是一個與作品建立關係的過程。

最讓我開眼的作品是梁志和的《早了一天……》。按下啟動唱片機的按鈕,1970年代歌星葉麗儀翻唱的國語歌《歸來吧!懷念的人》響起:「你在何處歸來吧,歸來吧!」

作品旁卻寫着,《快訊日報》記者在1970年11月12日被搶劫的經歷。原來梁志和特意在50年後到同一條街,但仔細考察後,才發現自己較遇襲日期「早了一天」前來。當年錄製的流行歌,讓我「毛管戙」。這個作品讓觀眾容易「找到位入」,流行歌是易明的符號,也激起強烈感官反應。梁志和用這樣的方式,回顧港英年代發生在同一片土地上的人和事。

■K Sir 陳敬倫

元朗前區議員、雕塑藝術家

應該是能讓人互動和摸得到的作品。以前學雕塑,有很多作品都不會讓人碰,但現代人喜歡打卡、喜歡摸和有playful的感覺。

讀藝術的時候,我不會思考要怎樣令觀眾明白,但近年思考更多作品如何才會有共鳴。藝術品若在最好的狀態,觀眾應該會在看得懂和看不懂之間,而看懂後會有啟發。

作品不可以完全抽象。像香港比較少人聽純音樂,我們聽歌很多時候都聽有歌詞的。藝術也差不多,如果完全抽象,人們就少有參與的空間。

最近我去了觀塘,經過駿業街遇到一個我認為是全香港最厲害的公共藝術。它叫Walking East,是雕塑家Polo Bourieau做的。它有5米高,是一片片金屬組成的人。在鬧市中,它像在叫人不斷walking,但左腳又提起了,可以給人坐下;親民而且很有玩味。

■勞麗麗

前旅遊記者、多媒體藝術家

平易近人的藝術,可能跟日常生活有相似的地方。不同藝術家,或者藝術家在不同階段未必想讓作品很大眾。不過作品不容易看懂,不等於普羅大眾不能夠接觸和有感動。如果你是讀了很多書的人,你可以用理論去剖析,但一般人對畫作也可能有不能言語的感動。我以前做過雜誌,寫旅遊,會想怎樣深入淺出讓大眾明白深入一些的文化。其實藝術也一樣,我們不需要預設大眾不能理解高深的藝術,不應該看低大眾。每個人都有自己進入藝術的身位,用最直覺的方法理解。

讓我最開眼的作品是楊德銘的攝影,他是新聞攝影記者,近年則做比較多創作。他拍紀律部隊的相集Yes Madam, Sorry Ah Sir,有警隊比較少被人看到的輕鬆影像,透過幽默的日常片段講嚴肅議題。

■鄧小樺

作家、香港文學館總策展人

我看過很多很有趣的香港藝術,有藝術家梁寶山用打麻將來做當代藝術。另外,康文署有次展出與竹相關的故宮和藝術館藏品,竟然將展覽用口語起名「竹都好精緻」。藝術家或策展人傾向用很簡單的語言,吸引公眾覺得作品有趣和貼近生活。平易近人的藝術,要在策展上打開自己。當然,觀眾仍有可能看不明白。但其實看不懂是好好的,因為代表有新的知識可以學!

作家西西的作品最令我開眼,她的遺作小說《欽天監》講到古代天文,像是聲音導航。她的作品還提過地理、建築、藝術史,都不是她本來熟悉的範疇。她持續學新知識,再用淺白的語言和孩童的眼光跟讀者分享。她是香港人的典範,學識多都不一定要懶高深的。

(編按:因版面調動,「大都會文藝誌」暫停一期)

文:梁景鴻

圖:受訪者提供、網上圖片、資料圖片

編輯:呂晞頌

設計:賴雋旼

電郵:[email protected]

[開眼 文化特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