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灣區熱搜:師生走遍6省萬里路 溯源採樣探珠江水之秘

發佈於

【明報專訊】古語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地球與海洋大氣科學學域助理教授劉易,為了研究課題而真的帶着學生走過了1.5萬公里。考察隊從珠江口溯源而上,踏遍廣東、江西、湖南、廣西、雲南、貴州6省區,蒐集有關 河流和地下水質的第一手基礎數據。

劉易在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取得博士學位,而珠江口水質一直是學界重點,幾十年來積累很多監測資料。「很多人嘗試解釋水域富營養化問題,珠三角地區多受關注,往上游走的研究卻相對少」,而且過去的數據集中在較易採集的河水,認為工農業和日常生活污水的排放導致富營養化,但劉易認為這未能完全解釋這現象,地下水亦有可能是海中營養物來源之一。

2022年5月入職港科大(廣州)的他決心要填補這方面的空白,但也意味着必須親身採集第一手數據,走遍全流域,「我們想用比較完整、有系統的思維去做這件事,如果只做一條河段,未必能找到本質的原因」。

多系託助蒐樣本 派學生幫忙

「我們花了一個多月時間,購買耗材,設計採樣路線,細分任務步驟,每一天每一個點、什麼時間到哪裏、花多少時間、晚上住哪裏,都做了詳細計劃。」劉易說,去年12月至今年1月首次考察,共40天,靠一輛車4個人完成旱季全流域調查,一出發就遇上疫情爆發,幸而學生們都堅持了下來;第二次則在今年8月,8人分為兩隊做完雨季調查。

港科大(廣州)提倡跨學科交流,劉易很多同事找他合作,包括香港科大和港科大(廣州)的學者;先進材料學域助理教授王軍研究塑料,土木及環境工程系副教授陸萌茜關注珠江流域的碳排放,海洋科學系助理教授何丁研究溶解有機物,本學域同事、助理教授余柳倩也非常關注整個珠江口的富營養化和缺氧問題,有的委託他「順便」蒐集樣本,有的派學生加入團隊,學校的地球與環境系統中央實驗室則提供大量器材,「大家的專長結合在一起非常好,以前沒有這個平台,也不知道怎麼做」。

旱雨季各一趟探地下水 村民支持

科學考察不是遊山玩水,考察隊員每到一處都要即做實地培養實驗,步驟相當複雜,在河邊採集泥土和水樣本,有的保持原樣作為對照組,有的充入氮氣、乙炔等作為實驗組,每隔兩小時收集氣體樣品,然後送回實驗室分析。研究河牀底部的孔隙水則要用採樣管插入河牀50厘米,再泵出所需樣本,採地下水則要找民用水井。「我要感謝那些釣魚大叔,他們經常指引我們怎麼下到河邊」,劉易笑道,行程中遇過熱情的村民,主動帶他們到村中的古井,「聽說我們是監測水質的,他們非常歡迎,因為他們也很關心井水還能不能用」。

樣本每日快遞送穗 研設定點監測

1.5萬公里的行程,意味着每天都要走300多公里,車輛後尾箱塞滿儀器,每日蒐集的樣本還要打包快遞回廣州,由同事接收並放入實驗室冷藏庫供後續處理。萬里路之後,未來一年劉易會帶領學生先「消化」手頭數據,作旱、雨季的對比研究,得出初步結論。下一步亦會檢討方法,例如擺放定點監測裝置,「在一些深切河谷(峽谷),以後可以考慮用無人機去採樣」。他強調,讓學生親歷獲取數據的過程,「知道數據不是隨便得來的,他們會更珍惜」。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