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李聲揚:投資最怕貪心又自大

發佈於

【明報專訊】完稿之時,圓匯跌至近150的10年新低,日圓兌港元也跌至5.2水平。筆者在facebook專頁和Patreon也說笑提到,日圓兌港元快見「4算」。

適逢筆者短期就要到日本旅遊,所以也剛剛換了些日圓。想起上星期《明報》張兆聰兄的文章,提到〈環球股債難玩 可留意日圓〉。筆者不再重複張兄的論點,但特別和讀者分享該文最後一句「阿Q一點,即使輸了,也可將之用於旅遊。」

這是相當有趣的觀點,事實也是如此。若「炒賣」成功,則賺到錢。若失敗,也當是「自用」,大家一般不會為旅行換貴了日圓而感到很沮喪。筆者多年前也曾「炒iPhone」,當時的思路也類似。若能夠即時高價轉售,固然可喜。但即使沒有二手炒價,也可以「先用為快」,反正筆者本身也是iPhone用家(若是Android支持者則沒有此等「優勢」)。

不過,若果「自用」的是股票,又如何?

什麼情况會出現「贏就收錢,輸就接股票」?不錯,正是曾幾何時相當流行,銀行的股票掛鈎票據(或存款)──ELN(Equity Linked Note)是也。

ELN投資者以為好股票不怕接貨

相信讀者或多或少都知道ELN的運作。一般來說,若掛鈎的股票上升(或者不大跌),那投資者就可以坐享高息,十幾廿厘都有。但若掛鈎的股票大跌,不好意思,閣下就要以一早協議的價錢,去買入該股票,也就是「接貨」。既然該股票已經大跌,但閣下仍要依照之前協議的價錢「接貨」,當然就會輸錢。

以前的低息年代,不少富貴投資者,十分喜歡這些產品,所以銀行也樂得賣給他們。若股票上升,投資者當然歡迎,一年收十幾廿厘息,還可以到處吹噓。不過,銀行銷售員也會提醒投資者,若股票下跌要「接貨」(否則事後很可能出現爭拗)。這就是有趣的地方了。

投資者明明知道,若股票下跌,就要「接貨」。他們也肯定知道,股票可升可跌。但為何仍然參加如此遊戲?

首先,不少ELN是股市興旺時發行,投資者見歌舞昇平,自然以為音樂不會停下。但更有趣的是,不少投資者相信那些股票,「跌極有個譜」。然後又會相信,「好股票不怕接貨」。

往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股災總是久不久發生,而股票的跌幅,是投資者興奮時想像不到的。例如一次世紀金融海嘯,匯控(0005)就大跌,甚至搞到供股。又或者是新冠疫情時,美股一個月就跌了三成,很多大公司一個月就跌了一半。再近一點的,在美國聯儲局的暴力加息潮下,強如facebook母公司Meta(美:META)或Nvidia(美:NVDA)等等,高位也跌七成。投資者「接貨」接到手軟,若是有借貸的,很可能就沒頂。

高位可跌七成 易低位打靶

投資者以為自己「不怕」接貨,以為好公司「不怕買」。但,到匯控高位跌七成時,投資者還相信是「好公司」嗎?同樣地,Meta高位跌了七成,投資者就覺得公司已死。相信即使「接貨」,也是選擇以市價沽出,「止蝕」離場。

偏偏世事如此搞笑,匯控在金融海嘯後,股價有相當不錯的反彈。Meta在大跌七成後,之後也升足幾倍。忍痛沽貨的投資者,正是「左一巴,右一巴」。

數學奇才設計產品 散戶難戰勝

但是不是銀行「無良」?這些如此主觀的情感判斷,筆者只能答不知道。不過筆者雖然已不再是金融從業員,但還是傾向覺得,投資者是自找麻煩。

投資者為何輸錢?除了貪心,當然就是自大。他們真的以為,自己對匯控或Meta的走勢,「有個看法」。事實上,也總有人看得對──畢竟股票不是升就是跌。

不過投資者忘記了,自己根本不是和銀行「對賭」,而是和其他投資者對賭。The House Always Wins。詳情筆者會在Patreon討論,但簡單一句,設計產品的,都是數學奇才。普通散戶,以為自己「有個看法」,又如何?例如每天在投注站,也總有人覺得自己對某球會「瞭如指掌」,事實也可能是,他可以將陣容倒背如流。但,難道你就可以敵得過馬會的數學?固然有些人可能贏錢,但長遠而言,The House Always Wins。

星洲將ELN上市 由法興發行

有趣的是,原來近日新加坡交易所,就將這些ELN上市。正是太陽底下無新事,人類總會犯相同的錯誤。發行票據的是法興銀行。法國正是盛產數學家之地,不少頂尖數學學生,都為投行工作。請問,這些數學天才的天價薪金,又由誰付呢?

獨立股評人

www.facebook.com/meatbonetea/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李聲揚 股市非常道]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