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漁署前助理署長:最早山徑具300年歷史

發佈於

【明報專訊】漁護署前助理署長王福義表示,現時郊野公園內的行山徑,大部分在1970年代成立郊野公園前已存在,當中不少有300年以上歷史,不過未連接亦沒有名稱,漁護署後來連接這些行山徑成為長途遠足徑、自然教育徑及郊遊徑等。漁護署規劃山徑有多項原則,包括安全、不進入生態敏感地區、盡量使用現有路線、使用天然材料如石塊及木材、設施如欄杆及指示牌應與環境配合,以及避免都市化等。

王福義指出,郊野公園山徑規劃除了避免遊人擴散,亦可防止山火、方便收集垃圾、防止迷路及易於救援等。政府不時檢討山徑走線並修改地圖,確保山徑安全使用。郊野公園山徑一般由漁護署規劃、管理及維修;部分山徑屬鄉村行人路,由當區民政事務處修建及管理。

2016年起辦修徑工作坊

推廣「自己山徑自己修」

至於郊野公園範圍內的山徑修建,漁護署有常設員工團隊,該署於2016年開始舉辦山徑維修工作坊,讓市民參與,推廣「自己山徑自己修」,亦可將修建山徑的工藝傳承下去。

漁護署亦會在社交媒體呼籲山友協助修山徑,例如今日(29日)可幫忙在大欖涌郊遊徑運送修復山徑的物料,山友可在早上9時半到大欖涌郊遊徑近大欖隧道轉車站(往元朗方向)的停車場參與「有你幫手搬」活動,幫忙運送物料上山。

綠惜地球自2019年起於每年10月26日舉行「香港山徑日」活動,推廣愛惜郊野和天然山徑景觀。今年山徑日,綠惜地球出版《看不見的山徑——香港可持續山徑之初探》一書,探討可持續山徑,以及由即日起至11月8日在深水埗大南街「合舍」舉行展覽,展出手作步道微縮模型及主題插畫等。綠惜地球表示,新書取名「看不見的山徑」有兩個意義,一是反映香港山徑現况,不少市民喜愛行山,卻不察覺腳下的山徑需要好好管理,以及使用者合力維護才可持續;二是山徑設計應融入大自然,變成「看不見的山徑」,解決問題之餘仍能保存自然面貌。

(城市保育)

繼續閱讀
贊助商